第5章

姜宣回来,最高兴的就数家里的长孙姜兴,总算是有人陪他四处野了,一大早就扯着嗓子在院里喊。

“二弟,去河坝看捞鱼不?”

论辈分,姜兴是姜锦鱼的堂哥,是大伯姜大郎的儿子,今年七岁,小名虎娃。对于这个堂哥,姜锦鱼的印象很不错,堂哥憨憨的,大大咧咧的,不像大伯母那样小心思多,性子倒是随了大伯。

姜宣听到堂哥的喊话,想把妹妹给放回摇篮里,可惜一撒手,妹妹就开始哼哼唧唧的哭了,她也不是那种嚎得响的那种,就是软软哼唧,奶声奶气的,跟隔壁没断奶的奶猫崽似的,让人狠不下心。

这一招,姜锦鱼用的很顺手,无往不利,连家里最凶的阿奶姜老太都受不住,更何况还是个小孩儿的姜宣。

果然,姜锦鱼一哼唧,姜宣立刻就把人给抱了起来,摇摇晃晃哄了一下。

“妹妹乖啊……”

说话间,等不住的姜兴推门进来了,扯着嗓子兴奋的说,“二弟,今天村里捞鱼,你去不去啊?”

双溪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村里有两条河。接近年关,村长会组织乡亲捞鱼,捞来的鱼给各家分了。对于孩子们而言,这可是难得好玩的事情,就连姜宣这么沉稳的,都忍不住有点心动了。

姜兴还在继续游说,“我跟你说啊,我们捞珍珠去。小小颗,亮晶晶的,可好玩了!对了,你不是说要给四丫弄一串珠子么?嗨,你别说,四丫长得挺白,可比我姐白多了,戴着估计挺好看。”

话音方落,原本还只是想黏着哥哥的姜锦鱼一怔,猛然想起来了,上辈子听娘何氏说过,哥哥姜宣不是一开始就体弱多病的,好像是小时候落水过,冻着了。

“哇啊——”

婴儿的啼哭声响彻小院,最先把何氏给引来了,看到惊慌失措的儿子和哭得可怜至极的闺女,惊得上前,“这是咋了?”

姜宣也被吓到了,一边试图哄着妹妹,一边说,“娘,妹妹是不是饿了?”

姜兴没当回事,拉着姜宣要继续说,“二弟,捞鱼去!四丫就让二婶哄呗……”

姜宣却是把袖子从堂哥手里拉了出来,坚定摇摇头,“虎子哥,我就不去了,我要陪着妹妹。”

何氏正把怀里的姜锦鱼给哄好了,闻言道,“没事,娘在呢,你跟你虎子哥玩去吧。”

此言一出,姜宣正要摇头,比他还着急的姜锦鱼可就先嚎啕大哭起来,嗓子都快哭破了,哭得隔壁的姜老太都皱着眉头过来问了,“这是咋了?绵绵咋哭了?”

姜老太最喜欢小孙女这一把甜甜的嗓子,见她哭成那个样子也有点肉疼,当即把姜锦鱼给抱了过去,来来回回在屋里哄。

等到姜锦鱼不哭的时候,姜兴早已等不住了,没什么义气抛下一句,“二弟你不去,我自个儿去了啊。”

姜锦鱼这一哭,可是把她哥姜宣给吓坏了,一上午都在抱着她在屋里逛,连中饭都多吃了一碗,看得何氏欣喜不已。

姜仲行还夸他,“多吃些才长身子。”

姜宣深以为然,点点头。他要是不多吃点,不长高长壮一点,以后都要抱不动妹妹了。妹妹这么爱哭,要人抱着哄的。

吃过饭,姜兴又一冒烟儿溜了,抛下一句“我去看捞鱼”。

孙氏看得来气,抄起扫帚追了出去,可惜没追上,气急败坏回院子,又是羡慕又是酸溜溜地冲何氏说,“弟妹,还是你家宣哥儿懂事。小小年纪就去县里开蒙了,我家虎娃可比不上。趁着过年二弟有功夫,让他也给虎娃上上课呗。”

何氏笑了笑,帮忙收拾着碗筷。大嫂的意思她明白,无非是觉得自家二郎给宣哥儿私下开小灶了,可是,她扪心自问,还真没有。

她不吭声,孙氏心里不是滋味,一旁的姜老太黑了脸,“胡咧咧啥呢?你这是觉得我们偏心老二家呢?”

孙氏一缩,讨饶说,“没有的事,娘你误会我了。”

姜老太却是不理会,一拍桌子,叉腰训儿媳,“虎娃五岁的时候,二郎就跟我们说,让虎娃去县里开蒙。结果呢,你这个做娘的,哭哭啼啼,推三阻四,活生生把去县里的机会给拖没了。现在想念书了,早哪里去了?”

婆婆这么说,孙氏瞬间没了底气,她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当做宝宠着,当然舍不得放他去县里读书。那时候二弟说起开蒙,她当时想,都是乡下人,读不读书的,有什么要紧,以后还不是在田地里讨生计,二弟读了那么多年,不也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但眼瞅着开年的时候,老二家的宣哥儿去了县里开蒙,一下子就把她家虎娃给比下去了,连村里都有妇人在她耳边念叨,说她糊涂,咋不送虎娃去念书的。

孙氏是个耳根软的,一听就记在心里了,一时没忍住给说了出来,就被婆婆姜老太给抓住了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