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黄哈哈!不按套路出牌的叶科长!(第2/4页)

没错,就是鹰酱!

真·殊途同归!

当然,要是非说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那也没什么大问题。

而当今世界上,可谓是军事能力前“三”的两个大国。

在装甲部队的编制上,不约而同的采取了一样的制度。

“十四车制”的好处,优点,显而易见。

就拿最基本的实战作战来说。

在以往的训练,或者是演习当中。

每个“三车排”,可以理解为一个装甲作战小组,用于遂行各类任务。

但在信息化战争的背景下,传统陆军的战场感知能力与协同作战能力,正在与日俱增。

很多时候,只需两辆坦克,相互配合,就能够完美的执行任务。

可这样一来,“落单”的那辆坦克就显得非常尴尬,有一种“你们怎么不带我玩”的奇怪感觉……

可能会有人说,不是“十车制”吗?两两配对不就完了吗?

且不说分属两个不同排级单位的装甲人员,能不能默契配合,进行作战。

人家“十车制”里面,是包括有一辆指挥坦克或者是指挥车的!

让他跟着落单的装甲车辆去配合?

谁特么指挥啊?

因此,传统的十车制,在现代战争中,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兵力浪费”的情况。

而“十四车制”的“四车排”,就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四辆装甲车辆既可以协同作战,又可以分散成两个装甲小队,执行不同的任务。

战场的灵活性,机动性,猛增一大截!

并且“十四车制”,也能确保大规模的装甲会战中,自家的装甲部队不会吃亏,指挥系统不会轻易瘫痪。

可以说,“十四车制”,就是炎国陆军走向现代化的“必然”之举。

而叶科长之所以期待了“十四车制”这么久,原因也很简单。

哪个陆军军官,不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坦克多一点啊?

编制没变,还是旅级单位!

但偏偏坦克就是多了!

颇有种“蒙声发大财”的味道,“加量不加价”了属于是……

又随手翻阅了一下其他的文件。

对于本次在五十四旅,落实合成化改革的相关工作,叶科长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开口道。

“同志,我的小组有几个人?都是谁?”

此言一出,小上尉耐心的听着叶科长把话说完,这才开口解释道。

“叶科长,我叫朱贲钧,您叫我小朱就好。”

“咱们小组包括我在内,一共四个人。”

“还有两位正在忙别的事,需要我把他们两个叫过来吗?”

哟呵?

朱贲钧对于小组成员,以及人员情况的介绍,就在叶科长的意料之中。

一名组长,三名组员,算是标准的蹲点小组配置。

可朱贲钧的这个自报家门,却是令叶科长颇感兴趣!

为了避免闹出误会,叶科长又仔细的询问了下。

“小朱。”

“你的名字,是不是虎贲的贲,金字旁的钧?”

见叶科长主动问起了这一茬,朱贲钧微微一笑,仿佛想起了什么,这才用很是骄傲的语气开口道。

“对,科长,不,组长,您说的没错。”

一听这话,叶科长在心里顿时肃然起敬!

这姓氏,这字辈,这带有五行偏旁的尾字。

这不妥妥的名门之后吗?

对于明朝这个朝代,叶科长有着很深的好感,连带着对朱贲钧的态度也和缓了许多。

“小朱,那你麻烦你把另外两个组员叫过来。”

“咱们四个开个碰头会,定一下什么时候出发。”

在和张仁军告别之前,叶科长确认了一下自己本次活动的“自主性。”

从这一刻开始,张仁军算是就成了“撒手掌柜。”

叶科长啥时候出发,采取什么交通方式,去往高原,完全由叶科长自己决定。

这也正遂了叶科长的心意。

像他这种雷厉风行的人,就喜欢这种张仁军善于“放权”的领导。

主打的就是一个能够“肆意妄为”……啊不是!发挥咱们叶科长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叶科长准备不加拖延,早去早回!

在一场简单的碰头会之后,叶科长的小组当场原地下班,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奔赴高原!

等到叶科长回到自己的“小窝”后,直接给秦婉茹打去了电话。

说了点情侣之间都会诉说的“悄悄话”后,叶科长语气瞬间正经,对着秦婉茹开口道。

“媳妇,我打算这趟从高原回来,就安排咱们两家见一面。”

“争取今年年底之前,咱们就办完婚礼,领证成为合法夫妻!”

一听这话,已经回到七所的秦婉茹,神色马上变得紧张起来,左右张望了一下,这才小心翼翼,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