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天下有蔚然大观,因吾而动!(第3/3页)

这仪轨位格颇大,也足够虔诚,太上道祖也已抵达了只要念诵其名号便可以立时知道的境界,当即,纵然太上道祖此刻在不能认知,不可言说之地,清修境界,却也听闻了诸道门仙人诉苦,知道了自己弟子所作所为对道门的冲击。

老者看到了那少年道人树九碑,传法于天下人的一幕。

眼底感慨,叹息,赞叹不已。

传法人间,破四壁,延千古,当所有人都不觉得道门是什么特殊的高渺的东西,而是一种揉入了人生活之中,任由随意一个人都可以念诵道藏,易之中的道理,顽童可念,天行健,地势坤;年轻人可知上善若水,老者抚须道亢龙有悔的时候。

道才是真正融入到了人世间的血脉之中,任由春去秋来,昌盛衰微,但凡是有人的地方,道就不会消失。

他知道了自己的弟子到底想要做什么。

如果说,道门化道家已是令他可以赞叹的地方,那么若是道家只是他所谓的【人之道】的一条分支,那么,这一条道路绵延至未来会是怎么样的波涛壮阔,老者心中亦是好奇,亦是期待。

慨叹许久,也招来了纸笔,落笔道:“吾弟子玄微,为师知汝之心,见汝之形……”

老人的手指顿了顿。

他忽而叹了口气,微笑道:“这样已经不合适了啊,至少,汝行此道之后的第一次,还这样的话,也已经不合适了啊,当为之贺,当为之礼,当为之赞叹。”

他把刚刚写下的东西都拂去了,然后重新落笔虚空。

一字一顿,颇为郑重。

是对弟子的郑重,也是对于自己的郑重。

落笔道——

“道友。”

……

人道气运流转,传道法于天下,也只是第一步而已,只是这一步的反馈也已经极为强烈了,哪怕不去修行,齐无惑体内的人之炁也在不断推进,不断提升,乃至于可以说是一日一个境界,一日一般的声势。

道人感受到了人之炁的强盛,在外面行走的时候都可以听闻人们在谈论道法。

静坐闲谈,以讲述黄庭。

齐无惑不由心中想着。

如此的话,或许可以尝试,借助这个阶段的人道气运,让娲皇娘娘也可以短暂看到外面,让她看看她怀念着的,希望见到着的人间。

甚至于……

齐无惑定了定神,手掌张开,气运升腾。

心中一个早已思考过的计划浮现。

……

而在这个时候,人间界——

一个十五岁模样的少年道人,脚步轻快,行走在道路上,他神色开心而柔和,天真浪漫,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挂在他的心中,落在他的心底,道门逍遥的气质让人不由地想要去亲近他。

脚步一点,便有大风扑来,托举着他前行,一步便是十几丈之远。

乘风御空,好不逍遥!

正是在之前离开了中州的小道士明心,他本来打算顺着这中州前去锦州,看看齐无惑师叔口中的家乡,听说那里已经逐渐恢复了生机,有了几份当年繁华如锦的风貌,只是才走了一半,就听闻了京城发生了的那么大的事情!

于是小道士沉思之后,当即调转了方向。

他很好奇啊,好奇京城的事情,好奇那九座巨大无比却又不会影响人们生活的石碑,以及雕刻在石碑上的那一卷道经,正是年少的性格,他没有门户之见,唯有闻道之喜而已。

他本来打算靠着自己的一双脚丈量人间的土地,九州的山河。

打算一步一步,不去动用神通地走过去看看,只是这一次他实在是太好奇了,所以用了当年齐无惑在炼阳观的时候创造出的御风之法,一路急行,很快便是离开了中州进入京城附近区域,今日前行,正因马上可以见到石碑道法而欣喜。

视线一瞥,却是脚步一顿,见到一人横躺在了荒郊野岭,不由一惊。

“嗯?有人昏倒了?还是在这样荒郊野岭的地方?”

小道士明心当即止住神通前去那人附近,却见此地乃一荒山野岭,一男子躺在那里,浑身染血,眉宇俊朗却又隐隐有一股傲气挥之不去,黑发浓密,只在发梢末端,呈现一种赤色。

小道士伸出手按在他肩膀上,却是面色一变,一下把手缩回去,倒抽一口冷气,连连甩手道:

“好烫好烫好烫!”

“嘶,这么烫,这人是火做的吗?”

小道士看到自己的手掌都烫得秃噜皮了,眼里都烫出来眼泪了,想了想,从背后竹篓里面抽出雨伞来,远远地戳了戳那个头发隐隐发红,炽烈如火的男子,后者此刻竟然睁开眼来,双目隐隐泛金,小道士明心松了口气,道:

“嗯?你醒啦?”

“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