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文学的圣火(第4/5页)

到如今十一年过去了,她所经营的双木国际贸易株式会社已经成为了全泥轰的前三十大的贸易公司,每年与中国的贸易额多达上千亿日圆,小黑洋子也因此成为泥轰商界女强人,身家多达数百亿日圆。

但此时的她,看着电视中的男人,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精明强干,眼中除了迷恋与仰慕,更多的是柔情似水。

“林君……”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电视中的林为民依旧是那样年轻,除了身上多了几分成熟的气质,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无数的画面闪过,在小黑洋子的脑海中串联成无比清晰的回忆,最后定格在燕大校园里那场纷纷扬扬的樱花雨下。

电视画面切换,镜头给到了正在发言的林为民的身后,端庄美貌的妇人手牵着粉雕玉砌的女童。

小黑洋子的眼神中闪过黯然之色,这就是林君的妻子吧?

果然和歌丽说的一样,如同美丽纯净的抚子,他一定很幸福吧?

她看着电视中的女人,心中无比复杂。

每一个工作到午夜的晚上,她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当年她没有选择回到泥轰,而是留在中国,她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呢?她会不会有机会成为今天站在林君背后的那个女人?

人生没有如果,就像日夜奔流的江河之水,一去不回。

小黑洋子放下心中的执念,她捏起茶几上的茶杯。

淡淡的茉莉花香气,好像多年前的味道还在鼻尖。

“……在此我不想去喋喋不休的讲述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因为那显得俗气又令人厌烦。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幸运的人。从被誉为作家摇篮的文学研究所毕业,到走进中国文学最高殿堂的国民文学出版社,一路走来我受到了太多良师益友的帮助和提携。

当我从文学研究所毕业无所依着时,我的老师万先生向我伸出了援手。我写《情人》的时候,因为小说当中过于大胆的情爱描写饱受抨击,是我的上级帮助了我。我的朋友们总是为我带来心灵上的抚慰和思想上的碰撞。我的家人带给了我无限的快乐和幸福。

他们是我热爱这个世界的动力,也带给了我观察和书写这个世界的新奇角度。我把我想讲的话都写进了书里,我希望它们会以文字和书籍的形式存在下去直至不朽。

我也希望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有时间的时候,能够耐心的翻开其中的一页读一读我这个幸运儿的作品。

它也许不会给你带来多么巨大的改变和丰厚的收获,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你会因此认识一位创作者,走进他的内心。

文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意义,但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说,文学是表达,是倾诉,它不应该受条条框框的约束。

它既可以歌颂高尚,也可以抨击黑暗,它可以是闲来解闷儿的小故事,也可以是为人解惑的至理名言。

文学的用处在于它超越了语言的表达,不要把文学放在高高在上的祭坛上去膜拜,更不要试图让少数人去定义文学。

让更广大的人民走近它、触摸它、感受它,文学的圣火必将在每一个人指尖温度的汇聚下熊熊燃烧,长存不灭,从此照耀人类文明的黑暗星空!”

林为民的讲话结束了,偌大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内再次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

人们为他精彩的讲话而动容,发自内心的恭喜这位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这个时候,远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

林为民的亲人们欢呼鼓舞,朋友们相拥庆祝,无数国人守在电视机旁,见证了林为民领奖的全过程,夙夜难眠。

中国诞生了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并不是因为这个奖项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多么重要,而是因为经历了百年屈辱史和建国后半个世纪的跌宕起伏,中国的人民终于看到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崛起的希望。

我们可以获得这个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大奖,我们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

今天的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中国必将一次又一次让世界为我们侧目。

林为民走下台后,只剩下最后的经济学奖颁奖,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当他们二人从瑞典国王手中结果获奖证书和金质奖章后,也意味着今天的颁奖仪式接近尾声。

欧洲中部时间17:32,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内响起了瑞典国歌《古老而自由的北国》。

辉煌灿烂的古老音乐厅内,再次诞生了一批诺贝尔奖项得主,他们站在各自领域的最巅峰俯瞰这个世界,也为这个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