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勉为其难帮你看看(第2/3页)

“具体拍谁啊?曹操?还是刘备?”

“听说是吕布。”

黄建新闻言满脸问号,拍吕布?三国那么多好人不拍拍吕布?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呢,冯晓刚又补充了一句:“和貂蝉。”

“和谁?”黄建新下意识的又问了一句。

他倒不是没听清,只是想再确认一遍。

“和貂蝉。《吕布与貂蝉》,听说是这么个名字。”

黄建新不说话了,不是他不想说话,而是脑子有点过载了。

吕布与貂蝉?

三国里那么多人物、那么多精妙绝伦的故事你不拍,为啥非得要拍吕布和貂蝉?

他看向冯晓刚的眼神露出几分询问之色,冯晓刚显然也曾和黄建新与他有同样的不解,立刻便解释起来。

“听说凯爷最早是想拍《荆轲刺秦王》来着,可他那边剧本还没写好呢,章导这边电影都已经开拍了。虽说《英雄》用的都是化名,可谁不知道这就是荆轲刺秦的故事啊!

估计凯爷是拉不下面子,所以就又换了个题材。

我听说啊……”

冯晓刚说到这里,神秘兮兮的凑到更近了,“演貂蝉的是程红。”

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黄建新给了冯晓刚一个了然的眼神,笑着说道:“看来程大导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凯爷长得帅,又有才华,这倒是正常。”

黄建新瞬间抓取到冯晓刚语气中的微妙。

今天庆功会来了众多导演,最后却是他们俩走在一起,自然是有原因的。

黄建新是西影厂出身的,冯晓刚更是草台班子出身,两人跟燕影和燕影厂那帮人不是一挂的,黄建新特别理解冯晓刚这种出身的人对于程凯歌那种世家子弟的看不惯。

两人聚在一起嘀咕了一会儿,颇有一种喜逢知己,相见恨晚之感。

《英雄》的大获成功对文华影视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对于国文社来说更是如此。

最近两年,国文社的出版业务受盗版图书的冲击,增长已经停滞,甚至还出现了销量收缩的情况,老本行的发展不容乐观,但新的业务成绩喜人,让国文社上下都松了一口气,但这些轻松下来的人里不包括老程。

他去年跟林为民来了个对调,由社长变成了总编辑。

要说总编辑这活儿老程以前也不是没干过,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岁数越来越大的事,他感觉自己在对书稿的触觉上已经有些赶不上市场和读者口味的变化了。

这一年时间里,布老虎丛书又出了十二部长篇小说,但销量对比以前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其中甚至有两本书卖了大半年的时间销量竟然没有破10万册。

这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程早春很清楚,这两年盗版图书对于正版图书的影响确实是在增大,但销量出现这么大的下滑幅度,他心里还是有些自责,以至于开始有些怀疑起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这天上午,他拿着一部样书和一部书稿找到林为民。

样书是《明天别再来敲门》,小说已经在《当代》上发表五个多月了,这个月即将上市发行。

林为民接过样书看了看,笑道:“设计的不错,总编同志用心了。”

程早春没理会他的玩笑,把手上的书稿递给林为民,“你帮我瞅瞅这个。”

林为民瞧了一眼书稿,并未伸手去接,“这书稿你让我看不合适吧?这也不在我工作范围内啊!”

“啥叫不在你工作范围内?你是国文社社长,国文社知道不?出书的地方,当家的竟然不审稿!”

老程一上来先声夺人,要不是太了解他,林为民差点就被他给唬住了。

“少跟我来这套。当初咱俩咋说的?怎么着,现在审稿的事也想甩给我,你要当甩手掌柜,吃空饷啊?小心我到老周那告你去!”

两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对视了好一会儿。

老程一见来硬的不行,僵硬的脸上绽放出贴心的笑容。

“瞧你说的,什么甩手掌柜?我是那样的人吗?这书稿你先拿着,你先拿着……”

他将书稿硬塞进林为民手里,继续说道:“这本书的情况不一样。你不是特别了解互联网嘛,这本书写的就是互联网上的事。这书组里的年轻人看了都说好,可这方面我是一窍不通啊,看了也没什么感觉,这不是来找你帮忙嘛!

我记得前段时间《电脑报》还报了,说你去跟网友见面来着……”

“你别跑题。”林为民打断他,狐疑的看着程早春,“真是这样?”

“真的。”

“就这一本书吧?”

“就一本!”程早春笃定道。

林为民点了点头,“那行吧,我就勉为其难帮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