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狂妄的撒盐(第2/3页)

面对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国内企业都会选择给高管涨薪,而不会管底层员工的死活,其中的代表企业就是某想。

“所以我说啊,转企改制还是有必要的。出版业务虽然是我们社里的根基,但在创收方面的能力却不强。

如果我们还是保持现在的体制,那么几个业务板块之间就还是爹跟儿子的关系,儿子干的多,却不能吃的多,时间长了这个系统就被破坏了。

转企改制,就是把这个爹跟儿子的关系,改成兄弟关系。

打虎亲兄弟,我们国文社要做的是文化产业集团,各个业务板块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出版是龙头不假,但只是发动机,要各个板块协同配合才能创造出最大效益。”

林为民沉着声音跟程早春絮絮叨叨,听的老程同志一阵无语。

林为民啥意思,他能不清楚吗?

无非就是想借他的口把这些话传播出去嘛,稳定稳定人心,省得有些人牢骚怨气太重影响了团结,进而影响了国文社的大好局面。

“改制这事,领导不是叮嘱不让你往外传吗?”程早春嘲讽道。

“这不是跟你嘛,反正我就跟你一个人说了。回头我要是听到外面有人传这事,那就是你说的。”

“我……”

“那你就赶紧去领导那催催去。”程早春没好气的说道。

“急什么,这是你我着急就能定下来的事?我们只是给上面一个建议嘛,决策权在上面。”

两人说话的时候,旁边人自觉的退开了距离,他们的低声讨论并没有人听到。

队伍一点一点的向前挪去,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关心这些事的,他们关心的还是眼前一亩三分地上的事。

一月份的工资加上年底奖金,相当于一个职工五个月的收入,这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职工来说都是笔不菲的收入。

一下午时间,国文社内都洋溢着喜气。

各个编辑室和部门办公室内充斥着职工们的说笑声。

隔壁人民社的众多职工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欢声笑语和喜气洋洋的气氛,反正与他们无关。

你们说吧、笑吧,尽情的在我们的伤口上撒盐吧。

临近下班的时候,林为民接到了迈克尔·菲利普斯从米国打来的报喜电话。

《美丽人生》于10月30日上映,到前两天正式在米国院线下映,共计上映了85天。

影片并没有像大多数艺术片那样首先在米国各大城市的少数艺术片院线上映,邀请专业媒体评论者观看评论,获得口碑后再大规模市场放映,而是直接就选择了大规模上扬。

这个选择跟当初《霸王别姬》在米国上映时一样,能让制片方和发行方如此笃定的原因,第一个原因自然是电影本身的质量,《美丽人生》可是在上半年横扫了这一届的戛纳电影节。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于电影原著的信心。

《美丽人生》的原著小说《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在米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虽然不及《霸王别姬》,但也是行销数百万册的畅销书,广受读者欢迎。

而且好莱坞最具商业价值的导演斯皮尔伯格还曾打算改编这部电影,若不是因为少数犹太群体反对,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恐怕早就面世了。

最后电影上映,观众们没有辜负片方的信心。

上映首周三天,《美丽人生》便获得了1260万米刀出色票房。

这个数字放在大制作的商业电影身上看当然不算什么,但《美丽人生》可是一部投资2000万米刀的艺术片,而且还是个外国电影。

电影主演罗伯托·贝尼尼在米国也算是小有名气,但所有人都明白,电影首周票房跟他关系不大,这么多的观众捧场,恐怕还是原著的影响力。

第二周,《美丽人生》取得了2050万票房的成绩。

到了第三周,影片收获2130万票房。

上映三周,票房居然出现了逆跌,这种票房趋势已经不能用健康来形容了。

到第四周,《美丽人生》的票房依旧稳定的吓人,1940万,票房跌幅仅有不到10个百分点。

如此诡异而逆天的票房走势让众多关心这部电影票房的好莱坞从业者大跌眼镜,到了这一周,所有人都看出了这部外国电影所蕴含的巨大票房潜力。

1830万、1690万、1500万……

上映近三个月时间,《美丽人生》的票房跌幅创下了米国影视上的一个记录,从未跌出超过过20%。

如此健康的跌幅,也成就了电影最后的1.65亿米刀票房的优秀成绩。

这个成绩看起来比《霸王别姬》近3亿米刀的票房低了很多,但含金量却是《霸王别姬》无法比拟的。

米国电影市场的档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分别是冬季档期:新年的第一个周五开始至春假前、春季档期:春假开始至亡将士纪念日周末为止、夏季档期:从每年5月下旬至9月4日为止、秋季档期:9月5日起至感恩节前、岁末假日档期:从感恩节前的一个周末直到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