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真正的灵魂人物(第2/3页)

贝托鲁奇的《偷香》、大卫·柯南伯格的《欲望号列车》、侯孝贤的《南国再见,南国》、罗伯特·奥特曼的《堪萨斯情仇》、程凯歌的《风月》……

这些作品的放映场次一票难求,放映过后口碑也褒贬不一。

在电影节进行到一周的时候,所有参赛影片都已经举办了公开放映活动。

其中迈克·李《秘密与谎言》、拉斯·冯·提尔《破浪》、科恩兄弟的《冰血暴》都赢得了观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成为了争夺本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最有力争夺者。

在电影节开幕前后被寄予厚望的《偷香》《堪萨斯情仇》和《风月》等作品的口碑几乎都折戟沉沙。

此次带着《风月》来到戛纳电影节的程凯歌本来踌躇满志,本以为耗费了更长时间、更多精力、更大资金创作的电影可以再续三年前的辉煌,让他的电影事业再创一个新的高峰。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风月》放映后评价几乎是一边倒的差评,无论是观众、评委还是媒体,都是如此评价。

经过几天恶评的洗礼之后,程凯歌的满腔雄心被现实打击的体无完肤,完全不复来时的志得意满。

他始终想不通,自己这部片子明明拍的那么用心,所有的设计都比《霸王别姬》要巧妙,画面和镜头也更加精美,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虽然电影节还没闭幕,没到宣布得奖结果的时候,但理智已经告诉程凯歌,他与这届金棕榈无缘了。

电影节的最后几天,程凯歌的精气神与开幕时判若两人,完全丧失了信心和斗志。

陪着程凯歌来戛纳的徐枫看着他的状态,心中气闷的同时,又感到无奈。

当初徐枫在戛纳电影节上相中程凯歌,看中的是他身上的才华,为了程凯歌,她跑去游说林为民,拿到了《霸王别姬》的改编权。

改编权到手,徐枫又斥巨资投资影片,400万米刀在九十年代初,对于两岸三地的电影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这充分体现了徐枫对程凯歌的欣赏与信任。

在拍摄《霸王别姬》时,徐枫觉得与程凯歌的合作还算默契,他这人有些自己的艺术追求,但至少是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的。

但在《霸王别姬》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之后,徐枫就发现程凯歌仿佛变了一个人。

拍摄《风月》期间,程凯歌几乎听不进去她的任何意见和建议,哪怕徐枫再苦口婆心的劝他,但他还是坚持己见。

《霸王别姬》的成功当然给程凯歌带来了底气,但这种并不代表他可以完全的忽略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徐枫还是这部电影的投资人、制片人。

最近这几天,程凯歌看到徐枫,眼神飘忽不定,透着几分心虚。

这天下午,徐枫硬拉着他去看了一场电影,同样是参赛影片,并且还是根据林为民的作品改编的《美丽人生》。

从影院出来之后,程凯歌的情绪异常低落。

徐枫看着他的表现,心中突然生出几分畅快。

“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徐枫哪壶不开提哪壶。

程凯歌生的气宇轩昂,在人前从来都是抬头挺胸,可今天,他的腰似乎有些直不起来。

他没有立刻回答徐枫的话,沉吟了好一会儿,嘴唇几次张翕,最后只无力的吐出两个字:“很好!”

“你觉得比《霸王别姬》怎么样?”

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程凯歌,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但还是保持了克制。

“我不知道。”他沉闷的说道。

徐枫说道:“我问你这个话不是要嘲笑你。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你继续跟林先生合作的话,这部戏现在就是你的作品了。”

程凯歌嘴唇嗫嚅,迟疑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即便我能拿到这部作品的改编权,也不见得会拍成这样。”

徐枫见他仍有些嘴硬,狠着心说道:“拍林先生的作品,对于任何导演来说,都应该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

听见这话,程凯歌的脸色僵硬了起来。

徐枫这话,就差没指着他的鼻子说“《霸王别姬》的成功跟你这个导演没多大关系”了。

自尊、自负如程凯歌,如何能够忍受这种侮辱?

他眼神冷峻的看了徐枫一眼,不发一言的走开了。

徐枫望着他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

与程凯歌分开,徐枫并没有离开影院门口,她在这里等了约莫半个小时,便见着一个由记者们簇拥的人群从影院门口走出来。

记者们围着中间的几个人,里面的人走到哪里,他们的话筒就跟到哪里,而且问题层出不穷,看样子被围着的必然是大明星或者是重量级的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