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都是他林为民干的(第2/3页)

“你别这么眼神看着我啊,大家怎么着也算是互惠互利!”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田从明不会认为林为民想不清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所以压根没想掩饰,他大大方方的表现出来,颇有“君子”之风。

聊了好一会儿,林为民问道:“今天叫我出来有什么指示?”

“指示谈不上,就是有份文件想让你帮我看看。”

田从明边说着,边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

“红投(非错字)的?不合适吧?”林为民扫了一眼说道。

“我让你看的,有什么不合适?”田从明道。

“得。您是领导,听您的!”

林为民痛快的接过文件,简单的扫了几分钟之后,文件内容了如指掌,他也明白了今天田从明找他的目的。

“您这是要把国内的电影界搅翻天啊!”林为民感叹道。

田从明笑道:“你没来电影局,你来了,这就是你的事!”

林为民默契的笑着回道:“得亏我没去!”

说完之后,他的眼神放到红投文件上。

“这份文件下月初发,今天找你,就是想听听你对这份文件的看法。”田从明说道。

林为民点了点头,能让田从明这个部级干部来找自己交流,由此可以看出眼前这份文件的重要性和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

“这份文件一发,在电影界引起轩然大波是一定的,说不定还有不少人会给你们扣上‘卖国贼’、‘买办’的帽子。”

林为民只说了一句话,便切中要害,田从明不禁颔首。

“不过相比于口水官司,您更关心的肯定是文件对于中国电影行业所造成的影响,到底是负面多还是正面多?”

田从明朝林为民比了个大拇指,“继续。”

林为民也不绕弯子,从容不迫的说道:“依我来看,正面影响是要大于负面影响的。”

“论据呢?”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

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林为民娓娓道来,田从明若有所思,“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提出的这个‘鲶鱼效应’其实很能说明问题,保持良性竞争对于中国电影界来说是有益无害的。”

“再有就是……”

林为民说到这里,田从明眼神注视向他,他继续说道:“咱们国家从86年重新返回关贸总协定之后,就一直在为了加入WTO而努力。电影这个行当在国内已经封闭了太久了,要加入WTO,就不可能一直封闭下去,迟早要放开口子的,晚放不如早放,至少给大家一个适应和发展的时间。”

田从明问道:“你就不怕外国电影的竞争力太强,一下子把国产电影给打死?”

林为民毫不在意的笑了笑,“都写了10部电影,你们制定政策不可能连这个问题都想不到。”

田从明的脸色轻松了起来,“这么一会功夫,就能想的这么全面,我果然没看错你!”

林为民生怕他又生出招揽之意,连忙摆手,刚想说话,却被田从明打断。

“行了行了,知道你志不在此,不会为难你的。”

林为民讪笑两声。

他很清楚,田从明今天来找他交流绝不是问计,更多的应该是互相印证,印证对这份文件发出之后可能造成的影响,并为此做好万全准备。

“行了,你帮我看文件,我们就算是扯平了。”田从明说的老练至极,像个女票客。

“怎么就扯平了?”林为民一把拽住了他,像个索要女票资的妹妹。

“上回要调你来部里……”

“那我还停职了呢!”

“那这回还帮你圆了‘封杀令’呢?”

“现在外面传的沸沸扬扬,上面要是知道了第一个饶不了的就是我!”

林为民不依不饶,田从明无奈道:“那就算我欠你个人情!”

林为民点了点头,这还差不多。

一个副部级的人情,今天这咖啡没白喝,值了!

1994年8月1日,广电部出台348号文件:

自1995年起将由中影公司每年以国际通行的分账发行的方式进口十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好电影”。

这也就是后来被转译为“大片”的十部进口影片,其中绝大多数都引进自好莱坞。

这些年来,国人张眼看世界,早已看清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多电影从业者不免担心引入发达国家,尤其是米国好莱坞的那些大制作电影会对中国电影造成强烈的冲击,进而引发电影界的动荡,甚至是摧毁正在经历改革阵痛的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