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幸福的烦恼(第2/2页)

“哈哈哈!”

金莹和唐抗美不顾形象的大笑着,边笑还边指着林为民,那满是嘲讽的笑声让人甚为不悦。

“哈哈,林为民,你也有今天!”

大家都是文研所同学,毓秀重复林为民当年在文研所的操作,也算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不理两个中年妇女的幸灾乐祸,林为民问黄安仪,“安仪,晚上去我们家吃饭吧。”

黄安仪一脸为难,“我还有事。”

“你能有什么事?到燕京了,怎么能不到老同学家吃顿饭呢!”

林为民正劝说的时候,金莹一把揽住黄安仪的肩膀。

“安仪没空去你们家吃饭了,我跟她约好一起去中国美术馆看罗丹雕塑展览。”

“不光请她,你们也一起去。”

“那也没空。”

金莹说完话,不理林为民的话,拉着黄安仪,又拽上了唐抗美走开。

盛大的布老虎丛书首批签约仪式结束了,并在第二天迅速登上了全国数十家报纸。

《布老虎丛书盛大签约,首批八位作家亮相》《王蒙领衔,众多实力作家加盟布老虎丛书》《布老虎丛书首批作品公布:废都、苦界、花季雨季》(单书名号没办法显示,垃圾起点)《19岁天才少女作家签约布老虎丛书》……

数十篇媒体报道齐齐在一天时间内亮相,哪怕并非头版新闻,所能覆盖的读者人群和造成的影响力也是极为可怕的。

关于布老虎丛书的新闻,继年底那一波热潮之后再度席卷国人眼球,成为近期国内新闻界最热门的话题,引来无数民众和业界人士的强烈关注。

“领导,产能真的跟不上了,今年必须得扩产增效。之前我们估计的有点不足,开春这两个月,光是《千与千寻》就把我们剩下的产能都给吃光了。”

牟春志正在跟程早春倒苦水。

这两年不仅是国文社的图书出版量暴增,还有通文社这个小弟崛起,两家出版社每年的图书印刷量加在一起超过4500万册,刊物印刷量加在一起超过7000万份。

如此庞大的印刷量,已经让国文社的印刷业务达到了产能上限。

位于大兴县黄村的燕京国民文学印刷厂,早先是国文社和通文社共用的,结果现在连通文社的业务都印不过来了。

常年合作的新华印刷厂能给国文社的产能也到顶了,其他的产能都是有主儿的,不能随便动。

另外还有几家常年合作的小印刷厂,如冠中印刷厂、铭成印刷厂,以及去年刚合作的爱德印刷厂,不是印刷量小,就是印刷种类单一,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

从去年年底,《千与千寻》上市发售,一周破50万册销量,半个月破100万册销量,一个半月破200万册销量,已经把国文社仅剩的印刷资源都占据光了。

这几天《废都》《苦界》《花季雨季》三部小说即将发售,起印就是20万册,牟春志只能辗转腾挪,将一些不太紧要的再版书、重印书暂缓一段时间,全力保障新书的印刷装帧。

可总这么拆东墙、补西墙,修修补补下去也不是个办法,牟春志最近愁的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这要是真耽误了新书的印刷和销售,他难辞其咎,所以赶紧来找程早春商量对(shuai)策(guo)。

程早春听完牟春志的诉苦也不禁发愁,业务发展的太好,也不见得全是好事啊!

这幸福的烦恼。

程早春将林为民叫了过来,让牟春志把情况再说一遍。

“你有什么想法?”程早春问道。

“能有什么想法?先联系印刷厂临时应付一下呗,先把眼前的难关熬过去。下一步是扩大黄村那边印刷厂的产能,还是收购印刷厂,就看社里的安排了。”

林为民的想法并不出奇,跟程早春和牟春志的想法一致,只是在“扩大原有印刷厂产能”和“收购印刷厂”之间,程早春有些犹豫。

“犹豫什么,双管齐下呗!”林为民大大咧咧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