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滑天下之大稽(第2/3页)

众人一脸不以为然,说他不是处心积虑挑今天炮轰评委会和柳飞羽,这群人打死也不信。

评论家、作家、学者,今年出席作品研讨会的文学界人士超过十五名,都是名震一方的人物,这些人聚合在一起足以在文学界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林为民没指望这群人会全部站在他这边,但只要这群人能够起到传声筒的作用就够了。

文人吵架,向来不动粗,就看谁能占领道德制高点。

柳飞羽身为评委参评雁冰文学奖这件事说破大天也解释不清楚,某些人想借着评奖不透明的规则利用鬼域伎俩污蔑抹黑他,现在传言发酵了快半个月,林为民感觉时间也差不多了,可以掀桌子了。

今天是《活着》的作品研讨会,本来大家讨论的重点应该在于华和他的《活着》上,可在林为民慷慨陈词之后,风头全被他抢了过去。

众多参会的评论家、作家、学者们的注意力很明显发生了偏移,连“马屁”都拍的心不在焉。

于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等到作品研讨会结束之后,于华心情郁闷,怏怏不乐。

林为民将他叫进了办公室,甩出一份出版合同。

于华本来还很沮丧的情绪,在看到合同上的数字之后瞬间振奋起来。

“10%?给我10%的版税?”他激动的问道。

“不是写的清清楚楚嘛!怎么样?这回满意了吧?”

“满意!满意!太满意了!”于华不住的点头,嘴都快合不拢了。

心情大好之下,刚才的那点郁闷早已消失不见。

还是林老师对我好!

《活着》作品研讨会过去了两天时间,林为民在研讨会上的所说的那番话经过当天参会众多人之口,已经迅速传遍了燕京文坛,并逐渐向国内的文学界不断扩散,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有同样对本次雁冰文学奖评奖结果表示不满的同行和文学爱好者,对于他的言论是非常支持的。

评委参评获奖,这事突破了大家对于评奖的认知,没有这么干的,哪怕你当评委推荐个门生故吏去评奖,大家都不至于这样群情激奋,可亲自下场,属实是不要脸。

有支持者就有反对者,反对者反对林为民的原因大概有三个。

一是认为林为民目的不纯,此次雁冰文学奖他的作品没有获奖,这个时候炮轰评委会和评委,这些人认为他们有理由怀疑林为民目的和正当性。

二是出于对柳飞羽的尊重和维护,从连续三届担任雁冰文学奖评委这件事上就可以知道他在国内文学界的地位和资历,看看连续两届或三届担任评委都有谁,丁玲、章光年、陈涌、冯牧、陈荒煤……

三是出于对雁冰文学奖的维护,这个奖项的设立是雁冰先生生前遗愿,巴老作为雁冰先生的至交好友为了这个奖项沥尽心血,林为民此举虽然是反对个人,但奖项本身也会蒙受巨大的负面影响。

这群人是出于私心也好、公心也罢,所掀起的反对林为民的舆论风浪并不小,可他们独独摘不清评委作品参评获奖这件事,所以只能是不断的和稀泥、转移话题。

各地的报纸上逐渐出现双方争论的声音,并且愈演愈烈。

这期间内,文协和评委会一直没有发声,看样子是打算冷处理,等过一段时间,舆论降温了,这件事自然而然也就回去了。

林为民大概能猜到对面的想法,但他也没有再继续火上浇油。

他并非是要息事宁人,只是觉得光打嘴仗没什么意思。

评奖评委会之所以把他从名单上拿掉,无非是因为之前作家团访法的事产生了矛盾,林为民又退出了文协,将文协的面子落得干干净净。

这届文协换届时间不长,章光年等老熟人都退居二线,林为民已经不算是自己人,香火情也淡了,牺牲他的利益最合适不过。

理由找的光明正大,说他得奖次数太多,再得影响公平性,一下子又把很多作家给拉了过去。

拿掉他,他想发作也不好发作,一句“没得奖的酸言酸语”就足以让林为民掉进舆论漩涡。

可对面错就错在自以为是,犯了官僚主义和精英思维的错误。

柳飞羽身为评委,作品参评就算了,还能得奖,如此明显的徇私舞弊行为,文学界的有识之士和热心读者们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3月29号雁冰文学奖将在人民的会堂举办举办授奖仪式,距离颁奖时间还有四天,陆遥在晚上给林为民打来了电话。

本届雁冰文学奖,《平凡的世界》成为了获奖作品之一,这个奖项是陆遥心心念念盼了很长时间的。

按照以往陆遥的个性,他此时早已经应该到了燕京,准备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