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上学,就能吃饱饭(第2/3页)

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第一次关于希望小学的会议结束,这个新生的组织正以惊人的行动力执行他们的纲领和理想。

第一批派到甘肃和宁夏的工作人员在三天后启程,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月的考察,最终确定第一批10所希望小学的选址,并且还会做好接下来有可能新建学校的选址。

一月中旬,燕京已是寒冬腊月,基金会一群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八岁的年轻人迎着风雪踏上了火车,他们即将前往这个国家最艰苦的地区,心中却饱含炙热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

林为民站在站台之上与大家挥手作别,过了好一会儿,火车消失在茫茫风雪之中,他才转回头。

看见郑国眼中满是热忱与激昂,他问道:“怎么样?想好了没有,我给你找的这个差事不错吧?青史留名!”

郑国收回眼神,热忱与激昂不见,道:“淑芝在家里骂了你好几天了!”

林为民苦笑道:“在单位也给我白眼啊!”

他又道:“不说她,你是一家之主,这点事还做不了主吗?”

“激将法对我不管用。”郑国不上当。

“这可不是激将法。反正现在机会给你了,之前是你自己说要干点有意义的事的,看你自己了。”

林为民在和郑国谈的,是他的工作问题。

之前两人在聊起希望小学这件事,郑国对林为民描绘的宏图伟业心向往之,自然也想参与其中。

前几天林为民找到他,邀请他到基金会工作,算是当个中层的管理者,主要负责希望小学的选址和巡察工作。

跟郑国文化馆那份轻松惬意的工作比起来,这工作无论是强度还是环境都无法相提并论,姚淑芝知道林为民挑动郑国调工作,自然是一百个不乐意。

在家里没少骂林为民,到了单位对他也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郑国再次朝火车消失的方向望了一眼,“我再考虑考虑吧!”

林为民拍拍他的肩膀,知道他人到中年,夹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左右为难。

出了车站,林为民驱车回到国文社。

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基金会和希望工程的事,工作上都没怎么上心,好在程早春给他开个了绿灯。

基金会的事告一段落,林为民正打算收收心,把手头积攒的工作处理一下,不想这时又有人找上了门。

“为民!”

林为民见到陆遥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你怎么来了?”

“央视要拍《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我来跟他们谈谈改编的事。”

陆遥解释了一句自己进京的原因,又把身后的中年男人介绍给林为民,“这是我家乡清涧县的田县长!”

林为民给两人倒了杯茶,寒暄了几句,他知道陆遥不会无缘无故带人来编辑部找他,主动开口问道:“说说吧,今天找我什么事?”

陆遥和田县长对视了一眼,“为民是熟人,您直接说吧。”

田县长点了点头,对林为民道:“林老师,陆遥老师是我们清涧县的家乡人,这是是我们县政府特意求到他这里,让他带我来燕京见见您,我们在电视和报纸上看了希望小学的事,希望基金会能够考虑一下把在我们那里建几所小学。”

田县长说完后,陆遥帮腔道:“我们清涧是贫困县,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气候干旱,现在水土流失严重,还不像有些地方有矿产,就有点青石板。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就更别提在教育上投资了……”

陆遥这次是帮着来做说客的,他说了一堆话,林为民认真的听着,等他说完之后,林为民沉吟起来。

田县长见状有些打鼓,过了一会儿,林为民才开口道:“原则上,我们这个希望小学是优先选择贫困地区,我们第一批捐建的学校初步定在甘肃、宁夏两地,陕西地处中西部,你们清涧县又是贫困县,自然是符合我们的条件的。

不过,现在基金会的考察团队刚刚出发,得过段时间才能回来。等年后吧,我让人去你们那里看看,到时候再确定具体的捐建规模。”

田县长和陆遥听到这话大喜过望,田县长紧紧握住了林为民的手。

“谢谢您,谢谢您了,林老师!您真是帮了我们天大的忙!”

“您太客气了,你们县里这样的情况本来就在我们的捐建范围内。”

田县长说了半天感谢的话,林为民说的轻描淡写,但他是主管教育的,几所希望小学几十万块钱,至少能解决近千名孩子的上学问题。

这是多大的事啊!

说完了希望小学的事,林为民又跟两人聊了一会儿,陆遥和田县长提出告辞。

林为民将两人送到后楼门口,正打算回办公室,就听见有人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