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溢出文学的边界(第3/3页)

佟钟贵的问话让林为民陷入了沉默,他点燃香烟,起身站到窗前,沉思良久。

望着他的背影,佟钟贵心中更加自责。

林老师决定发表《平凡的世界》是出于一个编辑的公心,他认可陆遥的创作能力,也认可《平凡世界》有发表的资格,这些都是他的工作,也是作者、刊物、文坛能够生存和运作的方式之一。

可是现在,他却看到了在这些本属常态的背后,林老师所背负的无形的压力。

作者的殷殷期待,刊物的影响力,读者的议论,评论界的评价……

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林老师这里,所有的压力也都集中到了林老师这里。

这一切,似乎并不比陆遥这个小说作者所要背负的压力更轻啊!

佟钟贵想到这里,心中的懊悔更甚,他甚至有一种起身逃离办公室的冲动。

就在这时,林为民终于转回头,他直视着佟钟贵的眼睛。

“《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你们都读过,它的缺点很多。

行文啰嗦似流水账,冗长而杂芜,叙事毫无技巧可言,创作手法老套陈旧。人物众多,可刻画鲜活者寥寥。有些人物,甚至性格分裂。动辄大段的议论或是抒情,如此种种,在书中多到不知凡几……”

佟钟贵被林为民突然对《平凡的世界》的批评吓了一大跳,惊诧于他的不留情面,也惊诧于他的这部作品的认识之深,很多地方是佟钟贵尚且没有考虑过的。

“你知道这让我想到了什么吗?”林为民问道。

没有等佟钟贵来得及思考,林为民便自问自答。

“我想到了子隆兄的《乔厂长上任记》,它在文学上的弱点是非常明确且无可辩解的。

但偏偏是它,却成为了中国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从某种程度上助推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

由《乔厂长上任记》,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文学作品,到底应该适用怎么样的一种评判标准?

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的评价才是评判一部作品的金钥匙!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很多时候它所拥有的属性并不仅仅是文学本身,它还会溢出文学的边界,产生更为广泛且深远的社会意义。

我深知,《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的缺点很多,但它的优点同样鲜明。

它给我们呈现出了我们这个时代艰难转型的社会图景,承载了我们这一代人和整个社会的历史变化,也承载了我们的精神追求。

它所蕴含的深度和凝重的情感,是能够打动万千读者的,并且扎扎实实的在这些读者的内心当中生根发芽,开掘出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

让那些身处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当中的年轻人,能够在身心疲惫、充满迷茫的时候看到生活的光辉,如同灯塔一般照亮我们这一代人年轻人的心灵。”

林为民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说得佟钟贵热血沸腾。

是啊,以前大家在审稿的时候只注重《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的缺点。

但好像,从未真正审视过它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