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摆烂的编辑部(第2/3页)

这就是蒙伟宰的态度。

“咱们的丛书也停了一年多了吧?”

老蒙一拍手,“哎呦,你瞧,这忙忙叨叨的,把这么重要的事儿都给忘了。”

老覃也跟着说道:“可不是嘛!这丛书怎么说也是我们《当代》的命脉之一啊,不应该,太不应该了。”

两人对林为民说道:“这么着吧。为民啊,你受点累,把丛书这工作给捡起来,正好这段时间大家都挺闲的。”

“那成。既然二位领导这么信任我,我保证完成任务。那这个选题……”

“你定,你定就行了。”

“那多不合适。”

“没什么不合适的,丛书这事本来就是你张罗起来的。”

“不如就先来个《当代》长篇小说精选丛书吧?不光是咱们以前发表过的,包括那些被退了稿又在别的刊物发表引起反响的,还有一些质量不错但压稿时间太长的,都可以放到这部丛书里。您二位觉得怎么样?”

“好!这个选题好啊,既有了消化了挤压的稿件,又丰富了丛书的内容。就是有些作者的作品由《当代》发表改为《当代丛书》出版,你可得跟人家沟通好,别生了嫌隙。”

老蒙和老覃彻底摆烂,让林为民有些无可奈何。

不过,他的目的也算是达成了。

上来先来个狮子大开口,再推一步。你瞧,老蒙、老覃这不感恩戴德的吗?

迅哥真乃神人也!

“知道了。”

送走了林为民,蒙、覃二人对视一眼,心有余悸。

回到编辑部,林为民把丛书的事当众宣布,办公室内一片哀嚎。

“你就不能让大家喘口气!”姚淑芝埋怨道。

“旧社会给地主家打工好歹还有歇着的时候呢,你这是拿我们当牲口使唤啊!”柳荫挥着织针,义愤填膺。

男同胞们相对淡定一些,但看向林为民的眼神同样不善。

林为民按了按手,“都别吵,都别吵,听我把话说完。”

他的喊话让办公室出现了片刻的安静,林为民这才说道:“稿子都是现成的,审校工作量也比较小,主要是沟通问题,大家辛苦这两个月,月奖翻倍。”

林为民之所以首先选择长篇小说作为丛书组卷对象,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长篇小说篇幅够长,数量相对少,涉及到的工作协调量也会少很多。

对于编辑部这种有点时间,但又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刚刚好。

而长篇小说的选择对象,则不能光是以前发表过的那些作品,新瓶装旧酒,读者们也会没有新鲜感。

有新有旧,才有期待和惊喜。

月奖翻倍?

这个可以有。

刚才还怨声载道的办公室内,在林为民宣布完这个决定之后,气氛突然祥和起来。

“为民啊,我看这个丛书搞的好,完全可以多搞一搞嘛!”柳荫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月奖翻倍,一个月多十块八块钱,一年就是上百块钱,对主要靠工资,偶尔有稿费的编辑们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

林为民无奈的看了她一眼,“柳姐,川剧都没您这么会变脸的!”

柳荫横了他一眼,“不禁夸!”

九月的第五期忙完,十一月的第六期专号稿子也已经搞定,大家最近确实很闲,每天闲里偷忙审审稿子,小日子过的不要太愉快。

要不是看在月奖的面子上,大家是要坚决抵制这种剥削劳动人民的作为的。

林为民有条不紊的给大家分好了工,编辑部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景象。

他看着这样的场面,心中终于畅快起来,这样才对嘛!

下了班,林为民开车往西安门大街去。

车子停在识住小院的门口,李光复已经等在了这里,瞧着林为民从车上下来,他一脸艳羡的说道:“林老师,您这车,盖了帽了!”

“就是个代步的工具。”

两人寒暄了几句,进了院子。

跟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相比,小院已经焕然一新,一进院便让人感到眼前一亮。

四合院的格局和外观并没有太多的改变,无非是修葺了一番,但光是这一番修葺便已有了当年的几分盛景。

再加上李光复花了心思的各种盆栽、景观小品,还有老燕京四合院少不了的天棚鱼缸石榴树,整个院子生机勃勃却又透着一股天人合一的和谐感。

“好!光复,你这品味没的说,这院子修的,让人待着舒服。”林为民还没有进屋子,只在院子里逛了一会儿便夸奖道。

李光复面有荣光,嘴上谦虚道:“嗨,也就是碰上您这样舍得花钱的主顾。要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思再好也是白搭。”

两人说着话,李光复又带着林为民进屋逛了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