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人艺义不容辞(第2/3页)

“是啊,那天正好碰见壮壮在彩排,聊了一会儿天才知道的。”

于是之解释了一句,多少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

他又说道:“林老师,正好我们剧院现在缺少一批年轻女演员,我听说你女朋友是越剧演员,也算是专业对口,要不要调来我们剧院?”

一个是越剧演员,一个是话剧演员,你管这叫专业对口?

于老师,做人不能没有底线啊!

“这样,不太好吧?”

“这有什么不好的?壮壮和我说了,您那位女朋友可是之江省小百花汇演的优秀演员,小百花越剧团的台柱子之一,春晚参加了吧?电影拍了吧?这么难得的人才,能来我们人艺,那是我们的福气啊!”

林为民听的频频点头,以前没发现,现在一听于老师总结,自家女朋友居然这么优秀。

“她终究是越剧演员,到了你们人艺也不一定能适应的。”林为民道。

于是之又道:“没事没事,要是不适应我们人艺,京剧院那边也能安排。”

于老师这个人脉有点广啊!

林为民不得不怀疑了,“于老师,不会是万先生跟您说的吧?”

于老师毕竟是表演艺术家,表情从容,气定神闲,“万先生?这里面有万先生什么事?”

“他没找你?”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哪里需要万先生提醒啊?就冲林老师您为我们人艺做的这些贡献,为您排忧解难那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啊!”

从81年到84年,《触不可及》、《霸王别姬》、《套马人》、《盗官记》,一年一部话剧,除了刚刚准备改编的《盗官记》,其它三部作品,叫好又叫座,《触不可及》更是被戏剧大师阿瑟·米勒带到了米国百老汇的舞台上。

人艺每年的演出计划基本是一个月一部话剧,其中有一半是创院以来的经典剧目,比如《茶馆》、《龙须沟》、《日出》、《雷雨》、《原野》、《燕京人》等。

另一半则是近年来的新作,其中还包含了当年新排的三四部话剧。

林老师每年为人艺贡献一部话剧的效率看着不起眼,可不同于那些公演后因为反响平平而停演的短命话剧,林老师的这几部话剧的质量极高,观众们有口皆碑,已经成了人艺近几年来每年必演的剧目。

算上去年刚刚公演的《套马人》,林老师的作品至少在未来几年内,会占据人艺每年演出计划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上一次能在人艺的演出计划上占据如此比例的编剧,还要追溯到创院三老时期。

郭老万三位老同志的作品,顶起了人艺的天空。

如今,郭老相继过世,万先生垂垂老矣,人艺的发展陷入了瓶颈。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一声巨响,林老师闪亮登场,为苦苦挣扎的人艺带来了发展的曙光。

于是之可以很负责任的说。

林老师对人艺的贡献,居功至伟!

所以,于老师觉得,别说是替林老师的女朋友安排工作,就是替林老师家的狗安排工作,那也是人艺义不容辞的责任!

“林老师,您看……”于是之对沉吟中的林为民问道。

“于老师,我回去商量一下吧。”

确定不会牵扯到万先生,林为民确实有点心动了。

但这件事毕竟关系到陶慧敏的未来,林为民觉得还是要慎重的和她商量商量。

“应该的,应该的,那我等你消息。”

“好,谢谢于老师了!”

“林老师,您客气!您的事,就是我们人艺的事!”

从人艺出来,林为民的摩托车上多了个人。

他载着李光复去了西安门大街上的那处识住小院。

李光复打开院门,“现在地下室的基础和外墙弄完了,顶板正在干。诶,您留心脚下,院里有点乱。”

刚才林为民从院长办公室出来就碰到了李光复,他是得知了林为民来了人艺就等着,想要带林为民来小院看看进度情况,算是汇报工作。

“这地下室干着是最麻烦的事,手续从年前跑到年后,上个月才下来。您瞧瞧这个用的钢筋,外汇券开路就是好用,要不然不知道得费多少劲呢!”

“估计下个月,地下室的土建就能干完,接下来就是装修了。您这三进的院子里,再加上地下室,最快也得今年年底能弄完。”

林为民打量着小院儿的情况,嘴里说道:“不着急,事情交给你,我放心。”

将里里外外逛了一遍之后,林为民道:“对了,正好我那外甥最近也买了个小院,回头装修也交给你怎么样?”

李光复诧异道:“您还装啊?”

林为民笑道:“是我外甥的,不是我的。一事不烦二主,你放心,工钱一分少不了你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