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砍节目(第2/3页)

现在还属于小字辈的姜坤自然不敢发表意见,“听马老师您的。”

“黄导,我和姜坤这边让出来几个节目。”

在场的相声类节目除了有马季师徒的之外,还有侯耀文的节目,但出于对侯耀文父亲侯宝林先生这位前辈的尊重,马季提都没提侯耀文的节目。

“用不着砍那么多,砍掉五个节目就足够了。”黄一鹤道。

林为民说道:“黄导,那就听您的吧,您看砍哪个节目,我们都没意见。”

大家也都齐声附和。

黄一鹤的表情有些复杂,既有问题解决了的高兴,也有有负于人的愧疚。

“对不住大家了!”黄一鹤先朝大家抱了个拳,然后跟邓在军商量了一会儿。

最后决定砍掉了林为民的两个小品,严顺开的一个小品,马季和姜坤各一个相声。

五个节目,砍的小品比相声多,是因为相声的群众基础好;年轻人砍掉的节目比老前辈的多,这是尊重前辈。

大家一听这个结果,立马明白了导演组的用心。

林为民丝毫没有把节目被砍的事情放在心上,反而跟旁边的陈小二有说有笑,其他几位被砍节目的主创同样面色如常。

本应该剑拔弩张的会议,因为几位主要人物的豁达气氛一片融洽。

倒是几个被导演组从话剧团和电影厂叫来的演林为民小品的演员,此时面色不太好看。

但他们也没有办法,这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同样有着阶级分明的生态。

林为民也好、严顺开也好、马季姜坤也好,他们才是晚会导演组真正倚重的肱骨,而这些知名度不高的演员,只是耗材而已。

会议结束后,邓在军一个劲儿的跟林为民说对不起。

林为民挥挥手,“邓导,您这话就说的见外了,您都说我是您请来的,那肯定要支持你的工作啊!”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年轻版的姜坤和侯耀文携手走了过来。

“林老师!”

林为民止住了话,“两位好!”

侯耀文笑的很有特点,有点地包天,“我们俩特别喜欢您的小说,今天第一次跟您见面,特意来跟您打个招呼。”

“太客气了。今天认识两位很高兴,应该我去打个招呼才对。”

侯耀文和姜坤都是名家后辈,一个父亲是相声大师、一个师父是相声大师,有着这方面的优势,上春晚基本不费吹灰之力。

尤其是姜坤,马季先生正当壮年,这一届春晚相声类节目就是他们师徒俩扛大旗。

客套了几句,等两人走后,邓在军继续跟林为民聊天,说起了马上要播出的《悬崖》。

这几天央视已经在播出《悬崖》电视剧的预告。

《悬崖》这部电视剧算是创造了中国电视剧界迄今为止的几个记录。

第一是外景全实景拍摄,剧组远赴龙江省哈尔滨拍摄长达四个多月时间。

第二便是长度最长,长达20集的集数,总播放时间高达860分钟,在中国电视剧历史上尚属首次。

第三个就是开创了央视元旦夜开播电视剧的先河。

为了拍摄这部电视剧,金山老师特意请邓在军到剧组坐镇,她为这部电视剧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寄予的希望和感情自不必提。

等从广播大院出来,韩壮壮蹭上了林为民的自行车。

“老舅,《悬崖》都要播了,说不好我还能上今年的迎新春晚会,咱家是不是得添台电视了?”

什刹海小院里一直没有电视,只有一台收音机,林为民对于这个年代的电视节目实在提不起兴致,所以从来没有动过买电视机的念头,有个收音机听听新闻就够了。

今天让韩壮壮这么一说,好像是应该买台电视了,不为别的,看看《悬崖》也好啊!

“我过两天去看看吧。”

韩壮壮大喜,来燕京一年多,可算是混上电视看了,太不容易了。

几天后,友谊商店内。

林为民将一小沓外汇券递给售货员开了票,取到了一台东芝16吋的彩色电视机。

韩壮壮抬着电视机,屁股差点扭到天上去,那叫一个嘚瑟。

没法不嘚瑟,进口的、16吋、彩电这三个词组合到一起,放在八十年代初,那就是屌炸天的存在。

林为民为此给友谊商店贡献了3200块外汇券。

他这么大方的支持小日子的产品,除了有八十年代他们的产品确实不错之外,最主要的是昨天刚领了泥轰方面新潮社的稿费。

《霸王别姬》的日文版已经翻译完成并排版付印,首印三万册,支付给林为民的稿费按照8%的版税来计算,总计680万日圆。

这个时候日圆对米刀的汇率是250:1,680万日圆大约2.3万米刀的样子。

想到85年日圆升值,林为民多想把这些钱都留在手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