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外汇券的妙用(第2/3页)

“她呀,一听说能买到钢琴了,在家里待不住,缠着我非要来。”蒙伟宰儿媳妇宠溺的看着女儿说了一句。

蒙伟宰给双方介绍了一下。

介绍到林为民的时候,蒙伟宰儿子夫妻俩很是热情,握着林为民的手表示感谢。

孙女蒙燕妮今年十四五岁的样子,看着高大帅气的林为民眼中熠熠生辉,这可是现在最有名的青年作家了。

打完招呼,林为民将取出来的四千块外汇券拿出来。

“蒙大哥,你们夫妻俩点点。”

蒙伟宰儿子也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个袋子,林为民看了一眼,钱都是提前扎好的。

现在流通的第三版人民币最大面额的是十块钱,一沓一千块钱,蒙伟宰儿子夫妻俩给了他六沓半人民币,林为民不用数也知道这里肯定是六千四百块钱。

蒙伟宰儿子点完了外汇券,问道:“为民,你不数数?”

林为民笑了笑,“不用了,只会多不会少。”

他所表现出的信任让对方心中熨帖,朝林为民露出了一个友善的笑容。

“行了,外汇券也拿到了,进去买钢琴吧。”蒙伟宰催促道。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然后对蒙伟宰道:“爸,那我们先进去买钢琴了。”

蒙伟宰嗯了一声,目送儿子一家走进友谊商店,孙女蒙燕妮的背影雀跃,仿佛要飞起来一样。

“领导,您不进去瞅瞅?”

蒙伟宰道:“瞅什么?又不是我买钢琴,让他们自己看吧。”

林为民知道,今天他收到的这六千多块钱里,肯定有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都是蒙伟宰出的,心中不由得有些感叹。

可怜天下父母心!

蒙伟宰转过头来,真诚的说道:“为民,这次真是谢谢你了。”

“瞧您这话说的,咱们之间弄这么客气干什么。”

蒙伟宰背着手笑起来,“行,不客气。”

帮完了蒙伟宰这个忙,林为民手里的外汇券还剩下一万六千块,而银行里的存款已经高达四万块了。

外汇券还好说,这钱可是越放越毛啊!

古玩什么倒不是他不想淘换,琉璃厂就在燕京,问题是他对这玩意真是一窍不通,去了就是个挨宰的棒槌命。

话说马嘟嘟这个时候在干什么来着?

林为民回想了一下,记得他去年还在《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有时间可以结交一下,古董行的知识他是不打算学了,找个机会让这小子给自己收点老物件是个不错的主意。

有时间还得弄两套宅子,哪怕不是正经四合院也行。

前年四月,燕京市刚刚发布了第一部地方拆迁法规《燕京市基本建设拆迁安置暂行办法》,未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燕京的第一波拆迁潮很快就会到来。

这第一波拆迁潮虽说计划经济色彩严重,但房子该分得分啊。在燕京这地方,有房子还怕没钱吗?

进入八月,燕京的天气一天热过一天。

魔改的《追风筝的人》写的不算顺利,林为民对于草原生活并不熟悉,现在又没有后世发达的互联网,什么都可以查得到。

想要获取写作相关的资料,要么是大量翻阅资料,要么是询问身边有过内蒙生活经验的人,总之就是麻烦。

这几天,人艺的《霸王别姬》公演正式结束,正在筹备前往沪上演出的事宜。

林为民没打算跟着去,人艺的于是之却找到了他。

“于老师,您叫我来什么事啊?”

于是之给林为民沏了一杯茶,“坐下慢慢说。”

“是这么回事。《霸王别姬》不是要去沪上演出吗?我们这整个剧组是都要去的,这种机会你也明白,大家也可以趁机出去玩一玩。不过现在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于是之朝林为民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之前之江话剧团那边不是从你这里拿到了《触不可及》的演出许可了吗?这两天那边联系我们,他们那边现在剧组搭起来了,角色也都选定,说希望来人帮忙指导一下,希望能够尽最大可能还原在燕京演出的风貌来。”

林为民听明白了于是之的意思,问道:“找不到人去了是吧?”

于是之有些不好意思,“一个是去沪上,一个是去之江。关键是先定的去沪上,这个时候让谁去之江,大家心里肯定都不得劲。”

“为民,这次得请你帮帮忙了。欧阳老师和蓝老师肯定是要去沪上的,其他人的想法也得顾及。所以我才想到了你,你要是愿意去的话,院里可以出每天五块钱的补助,之江那边也会有补助……”

林为民摆摆手,“于老师,这不是钱的事。”

于是之听到这话,脸上露出失望,可没等他说话,林为民却道:“既然院里缺人,那我就去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