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5/6页)

卫云开只是笑:“爸,这些东西也不值啥钱。”

到堂屋里拉出来俩凳子给他们坐下,宋老太正坐在藤椅上闭目养神,宋月明喊了两声才睁开眼,跟黄栀子问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到底啥事儿,一会儿把你奶奶也急着了!”

宋月明哭笑不得,可不敢再耽误下去,黄栀子怎么年纪越大脾气越急呢?

“妈,我跟你说,你先别急,先帮我想想事儿。”

宋月明从包里拿出来那信封,斟酌片刻才问:“妈,爸,你们还记得杨敏的亲妈、就是杨大胆的第一个媳妇长啥样不?”

这问题一出,先皱眉的是宋卫国,别的不说,两家有仇啊。

“你问这个干啥,都过去几十年了,谁还能记住长啥样?我就记得那个女的怪瘦,也不能干啥活儿,还是杨大胆的童养媳,结婚没几年就死了。”黄栀子比陈清年纪大点,她嫁过来的时候陈清和杨大胆还没有正式结婚。

宋卫国点点头,“你妈说得对,杨大胆还没到十岁就有童养媳了,那时候还没解放。”

宋卫国比黄栀子知道的还多一点,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一般大的小伙子谁一点点就有了童养媳,保准一夜之间都能知道。

“人家都说杨大胆的娘精明,养个人帮家里干活还不用花钱娶媳妇。”

“你们还记得她长啥样儿,叫啥名不?”

黄栀子和宋卫国想半天都摇头。

“想不起来了,这都多少年了,你还没跟我说问她干啥呀?杨大胆怪不是个东西,第一个媳妇刚死,就另娶一个,他会说话,听说媳妇都是不花钱忽悠过来的。”黄栀子提起杨家人还是恨恨的。

卫云开局促开口:“爸,妈,你们能不能再想想那个人叫啥名字,这事儿,挺重要的。”

黄栀子为难的皱眉:“我跟她没说过几句话,真不记得她叫啥了。”

宋卫国更不用说。

一直听着他们说话的宋老太忽然出声:“叫清儿,杨大胆的娘都是这么叫她,清儿清儿的,当时那闺女的娘要把她卖了给人家当童养媳,在村子里头到处问,还来问过我,当时啊我都给卫国订罢媒了,村里的人都嫌她瘦,杨大胆的娘给了小半袋子玉米面,就把人留家里了。

“杨大胆的娘是个寡妇,养着那闺女真跟自家孩子一样,那闺女也没受啥罪,就是命不好,身子也不中,没多大就没了。”

卫云开低头看着地面没说话,宋月明听着也心酸。

“奶奶,你还知道那个清儿,是从哪儿来的吗?”

“不清楚,东南那一片吧,那闺女的娘说发了蝗灾,没庄稼吃,噢,那闺女的娘也不是她亲娘。”

宋月明将照片拿出来给老太太和黄栀子看。

“是长这样吗?”

宋老太有点老花眼了,凑到面前仔仔细细看一遍,摇了摇头:“不咋像,那闺女没恁好看,比这瘦点。”

“就是,瘦点,长得倒是怪像,你咋有她照片啊?”

黄栀子问完见闺女女婿面色有异,就知道这事儿不简单,捏着照片的手抖了一下:“咋回事?”

宋月明张口要解释,卫云开摇了摇头,自己来说:“妈,我奶奶有个女儿当时交给人家帮忙养,后来找不着了,昨天我们在市里见着我奶奶留给姑姑的玉坠儿了。”

在三人震惊的目光中,卫云开将事情前因后果都给叙述了一遍,基本,两边说的都能对的上。

黄栀子捏着照片又看:“这是云开奶奶的照片?”

“对。”

“那清儿跟她怪像的。”

宋老太重重叹一口气:“这孩子命不好啊。”

黄栀子想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你爸也是年纪轻轻有病走的,清儿当时也不咋中,云开,你别嫌妈说话难听,你身体没啥事儿吧?有病得赶紧治,你这还有仨孩子呢!”

宋月明哭笑不得:“妈,你跑题了。”

“跑题啥啊跑题,我说说还不中了?”

卫云开连忙表态:“妈,我跟月明每年都检查身体,没事儿。”

黄栀子满意了,又说:“那烟少抽,酒少喝!”

“我不抽烟,酒也很少喝。”

宋月明点头证实:“他没说假话。”

黄栀子斜她一眼,又给话题转移走:“恁现在打算咋办?”

平白多个亲戚,又跟杨家有亲,真跟让人吃了苍蝇一样,但要说亲戚也没多亲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不帮人找。

“妈,你知道清儿娘家是谁家不,我跟云开想看那边还有人没,问问当初是怎么跑到这儿的。”

卫家寄养孩子的地点跟小宋庄相差将近一百里地,对于信息和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来说,走丢一个人无异于泥牛入海,当初卫家将人找回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宋老太年纪大了记不太清楚,嘟囔了一句:“就记着当初那妇女来村里问的时候,说是刘屯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