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3/6页)

这是一片不毛之地,看上去光秃秃的,只有山坡上覆盖着高高的荒草,而在这酷热的季节,野草都发黄了。路上有时碰见一个山民,徒步赶路,或者骑着小马,或者骑着比狗大不了多少的毛驴。不过,人人都背一杆大枪,虽是生了锈的旧式武器,但装好了弹药,并掌握在他们手中,因而还是让人望而生畏。

岛上遍地生长香草,散发浓郁的芬芳,连空气似乎都变浓了,这时,道路在深山里蜿蜒,缓缓地向上盘旋。

山顶上的花岗岩呈现蓝色或粉红色,给这空旷的山野景物染上仙境的色彩。这一带地势起伏跨度极大,下面山坡大片大片的栗树林,倒像绿油油的灌木丛了。

有时,向导举手指着绝壁岩,说出一个名称来。雅娜和于连顺着方向望去,却什么也没有看见,最后才发现一点灰蒙蒙的东西,好像从峰巅滚落的一堆岩石。原来那是一个小村落,小石村悬挂在巍峨的高山上,真像一个鸟巢,很难发现。

这样挽辔徐行,时间长了,雅娜不免烦躁,她说道:“咱们跑一程吧,”于是策马奔跑起来。过了一会儿,她没有听到身边有于连跑马的声响,便回头望去,看见他在马上那副样子,不禁咯咯大笑。原来,于连吓得脸色刷白,双手紧紧抓住鬃毛,身子在马背上乱蹿乱跳。他那漂亮的容貌,“英俊骑士”的风采,越发显得他笨拙和胆怯得滑稽可笑。

于是,他们勒住缰绳让马小跑。这段道路两侧尽是矮树林,无边无际,像斗篷一样,覆盖了整个山坡。

这便是丛林,渺无人迹的密林,生长着橡树、刺柏、野草莓树、乳香黄连木、泻鼠李、石南竹、夹蒾、香桃木和黄杨,而树干枝杈间又纠葛缠绕着铁线莲、高大的羊齿草、金银花、金雀花、迷迭香、薰衣草、树莓,好像蓬乱的长发,披散在山丘上。

他们感到腹饥。向导赶上来,带他们找到一眼赏心悦目的山泉。在层岩叠嶂的山区,常见这种泉水,从岩石小洞里流出,宛如细线,积成圆圆的清水池。行人用一片栗树叶接住水流,就可以把清凉的泉水送进口中。

雅娜感到心旷神怡,勉强忍住,才没有欢叫起来。

他们重又上路,沿着萨戈内湾下山。

傍晚时分,他们经过卡尔热斯,这个村落,是古时被祖国驱逐的一群希腊人到此定居而形成的。一群美丽的少女聚在一口水泉周围,她们身材苗条修长,蜂腰葱指,袅袅婷婷,格外绰约多姿。于连朗声向她们道了一句“晚安”,她们答谢时,声音珠圆玉润,讲的还是故国的优美语言。

到了皮亚纳村。他们效法古时游人夜遇荒村的做法,要前去叩门投宿。于连敲了一户人家的房门。雅娜等待开门的时候,高兴得浑身颤抖。嘿!这才叫旅行呢!名副其实,一路荒无人烟,时时会出现意外情况。

他们投宿的人家恰好是一对青年夫妇。主人接待他们,犹如族长款待上帝派来的贵客一样,安排他们睡在老屋的玉米草垫上。老屋的木料全遭虫蛀,均有爱蛀横梁的长条凿船贝穿行的痕迹,整个房架作响,仿佛有人悄悄地叹息。

他们日出时又动身了,走不多久,迎面一片石林挡住去路。这片石林十分壮观,是由紫红色花岗岩构成的,有尖峰、石柱、钟塔等,形状千奇百怪,显示了岁月、大风和海雾的造化之功。

这里怪石嶙峋,有的高达三百多米,造型各异,有的细长、有的滚圆、有的七扭八歪、有的呈钩状、有的变畸形,无不诡谲怪诞,出人意料,像树木、像花草、像野兽、像建筑物、像人、像穿法袍的僧侣、像长犄角的魔鬼、像巨型飞禽,构成一个巨怪汇聚的世界,一个由怪神建造的梦魇的兽苑。

雅娜一颗心收紧,不再作声,她抓紧于连的手,面对这壮美的景物,一时产生了爱的渴望。

他们走出怪石林,忽见别有洞天:一个由血红的花岗石壁环抱的海湾,殷红的岩石倒映在碧蓝的海水中。

雅娜嗫嚅道:“啊!于连!”心中赞叹不已,但是如鲠在喉,再也讲不出别的话来,只有两颗泪珠夺眶而出。于连愕然地望着她,不禁问道:

“你怎么啦,我的小猫咪?”

雅娜拭了拭面颊,微微一笑,说话还带着颤音:

“没什么……触景生情……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时特别激动。我心里特别欢畅,看到一点点景物就要感慨万分。”

于连不理解女人的这种冲动,觉得她们总好大惊小怪,有时兴致勃发,惶惶然却如大祸临头,有时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所震悚,不是欣喜若狂,就是悲痛欲绝。

于连觉得她无缘无故流泪未免可笑,他正全神贯注,留心崎岖的山路,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