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新领地 8(第2/7页)

多么奇异的歌喉!我觉得它不需要乐曲,可以说也不需要歌词。那声音本身就在创造旋律,本身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感情世界。像我这样背景的人在音乐中寻找的正是这东西——感情。正是这东西让我们激动地喊着:“好!好!妙极了!”正是这东西引诱我们把钞票和金子扔到歌手脚下。听着这声音,我感觉内心最深处被唤醒了,这里知晓何为失去、思乡和悲痛,并且渴望得到爱。这声音能让每一位听众的心绽放。

我问因达尔:“这歌是谁唱的?”

因达尔回答说:“是琼·贝兹。她在美国非常出名。”

“而且身家百万。”耶苇特补了一句。

我听出了她话里的讽刺。这让她的寥寥数语显得另有所指。确实,她也没有把这位身家百万的歌手请过来,而只是在放她的唱片。耶苇特冲我笑了笑,也许是在笑自己说的话,也许是在笑作为因达尔的朋友的我,也许是她觉得这样微笑着对自己最合适。

她的左腿弓起,右膝弯着,右腿平放在她坐着的垫子上,右脚跟几乎抵着左踝。在黑色裤子的衬托下,她的一双脚显得如此美丽,如此白皙。她的挑逗性姿态,她的微笑,都融入了歌曲的氛围之中,让人无法直视。

因达尔说:“萨林姆是从海岸那边一个古老的家庭出来的,他们的历史很有意思。”

耶苇特的手搭在右边的大腿上,十分白皙。

因达尔又说:“我给你看样东西。”

他把身体侧了侧,伸手从我的腿上方去够书架,抽出一本书,翻开给我看。我把书放到地上,就着台灯的光看他给我指出的地方。我看到一串名字,其中就有耶苇特和雷蒙德。作者是在感谢最近在首都受到他们二位的“盛情接待”。

耶苇特仍旧微笑着,但没有表现出难堪或谦逊,也没有嘲讽的意思。书上出现她的名字对她很重要。

我把书还给因达尔,目光从耶苇特和他身上移开,回过神听那歌声。不是所有的歌曲都像《芭芭拉·艾伦》那样,有的是现代风格,唱的是战争、不公、压迫和核毁灭。但中间总穿插着那古老而优美的旋律。这正是我期待的旋律。最后,歌手把两种歌曲糅合在一起,既唱到了少女和情人,发生在过去的令人悲伤的死亡,也唱到了现在在重重压迫下濒临死亡的人们。

这是假象——对此我毫不置疑。只有指望公正而且多半时间受到公正待遇的人,才能够心平气和地听这种关于不公的甜美歌谣。你不会唱这种关于世界末日的歌曲,除非你也和屋子里其他人一样——这屋子如此美丽,装饰着各种简单的物件:地上摆着非洲的垫子,墙上挂着非洲的壁挂,还有各种各样的长矛和面具——感觉到世界仍将延续,你会太太平平地生活在其中。在这样的房间里,做出这种假设是多么容易啊。

外面的世界截然不同,马赫什也会对上述假设嗤之以鼻。他说过:“并非这里的人不讲对错,而是没有公理。”但现在马赫什让我感觉很遥远。他的生活多么乏味,我的也一样。最好还是分享这种虚假的陪伴,感觉在这间屋子里我们优雅而勇敢地面对不公和迫近的死亡,用爱来抚慰我们的心灵。歌曲尚未结束,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生活。我从未甘于平庸。我感觉我交了好运,撞上了可以和纳扎努丁多年前在这里发现的那种生活相媲美的生活。

雷蒙德进来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在因达尔的坚持下,我甚至和耶苇特跳了一曲,我能感受到她丝绸上衣下的皮肤。见到雷蒙德的那一刻我正浮想联翩,从一个可能跳到另一个可能。刚见到他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和耶苇特年龄相差很大,我看这差距不下三十岁。雷蒙德看起来快六十了。

我感到那种种可能渐渐消失,如同梦境。我注意到,耶苇特见到丈夫后,立刻露出关切的神情,更确切地说,是眼神,因为她依旧在微笑,她的脸在玩把戏。我还注意到雷蒙德言谈举止稳妥自信,想到他的工作和地位,留意到他不凡的外表。这是思想的不凡,是思想工作造就的不凡。他看上去好像刚刚摘掉眼镜,眼神有些疲倦,但仍然很有魅力。他穿着长袖狩猎夹克,我觉得他这种穿着风格——长袖而不是短袖——是耶苇特建议的。

露出关切的表情之后,耶苇特再次放松下来,脸上仍然保持着笑容。因达尔站起身,去拿靠在对面墙上的餐椅。雷蒙德示意我们坐在原处。他自己没有坐到耶苇特身边,而是坐到因达尔拿来的椅子上。

耶苇特坐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动:“雷蒙德,要不要来点儿饮料?”

雷蒙德回答:“不用了,伊苇,我待会儿就回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