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2/3页)

却被牢头阻止了,“你现在自尽已经晚了,刚刚你可什么都说了。”

刘光同眼睛瞪圆,“这怎么可能!”

陆时秋却不理会他,示意赵烜去找那账本,并且派人抓杨起隆。

赵烜和陆时秋出去,直接让自己的护卫去抓人。

两人坐在大理寺的大堂,看着官员们进进出出,陆时秋百无聊赖问道,“杨起隆是什么官?”

“工部尚书。以前没少给我皇奶奶使绊子。我皇奶奶早就想把他撤了,只是一直没抓到他的把柄。”

陆时秋拧眉。原来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多时,杨起隆就被带过来了。

这人五十出头,高个子,肥头大耳,脸上沟沟壑壑,眼神带了些凶狠与狡诈。

陆时秋这个临时上任的三品钦差自然没权力审杨起隆这个一品大员。

他将位置让给了赵烜。

赵烜也没客气,直接叫了大理寺少卿一块参与审案。

任凭杨起隆以前有多么嚣张,但人证物证确凿,他也无从抵赖,赵烜直接让衙役将他压入大牢。

接下来就是查抄杨府,赵烜进宫请示。

陆时秋进了牢房探监,杨起隆跟刘光同一个待遇,拥有单独囚室。

不过他不像刘光同那样一心求死,而是盘腿坐在地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陆时秋站在牢门外,静静看着他,“那些死士是你一人派去的吗?”

杨起隆抬头看了他一眼,待看到陆时秋,他不屑地哼了哼,“是又如何?你还没有资格审问我。”

陆时秋笑了笑,“你现在已经不是工部尚书了。而我还是钦差。”

“刺杀当今皇太孙,你犯的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我若是你,不如戴罪立功,也好为你杨家留下一条血脉。”

杨起隆捏起地上一根枯草,“自我当了工部尚书那天,我就知道我这颗脑袋迟早要搬家。”

陆时秋微讶,“哦?”

“你见过哪个朝代有两个天子的?”

陆时秋笑了,“这算什么理由。共同执掌朝政,底下百姓过得富足。只有你们这些官员捞不到油水,一心只想着谋权夺利,才会战战兢兢吧?”

杨起隆微微一动。

陆时秋又道,“月朝四大家族。隆西李氏是自己作死。太原王氏是受太后连累。清河崔氏和衡阳林氏都还好好的呢。这两个家族的人乖乖听话。那么多祖田都乖乖补齐了。偏你不成?非得跟天皇对着干?你不死,谁死?”

杨起隆笑了,“我是活该,可他们真以为‘一条鞭法’就能改变赵家?让月国世世代代永存?他们这是做梦。”

陆时秋弹了弹袍子,“以后的事情谁知道,但现在月国还是最强大的国家,这就够了。至少奉元帝没办法让国家繁荣昌盛,而天皇女皇可以。”

杨起隆跟陆时秋对视一眼,前者很快垂下头,任凭陆时秋怎么问都不再开口。

陆时秋有些头疼。这人又不像刘同光有破绽,他根本无法施展催眠术。

只是没想到,第二日就峰回路转,杨起隆招供了。

而且招得那叫一个痛快,一个没漏,全说了。

陆时秋总觉得这人招得太快了,问起牢头,才知道昨晚天皇亲自到牢里看他。

也不知天皇用了什么手段,这杨起隆居然招得这么干净。

可惜天皇不可能为他答疑解惑。

没用几天,劫匪案就告一断落。

除了杨起隆这个工部尚书,还落马了几个官员。他们官位虽比不上杨起隆,但他们个个家底不薄。这些人都是月国成立后,渐渐起来的,仗着家里的势 ,大肆强占农田,迫使无数百姓不得不卖田当佃农。

“一条鞭法”的施行直接让他们伤筋动骨,这才铤而走险绑架皇太孙。

此案了结后,京兆府府尹调任工部侍郎,原先的工部侍郎升任工部尚书,陆时秋的学院也正式开始建造。

陆时秋亲自选的址,他没有在城里建,而是选在一处靠山的地方,四周的农田是陆时秋从户部那边拍下来的。花了一万多两银子。

地方选好,接下来就交给工部建造,他只需要掏银子就行了。

这天陆时秋正在学堂教书,囡囡从外面跑进来,眼睛晶晶亮,“爹,外面有囚车经过。”

陆时秋这才想起,今天是犯人押送出京的日子。

天皇法外开恩,除了主犯和从犯被杀,其余男丁判流放,女眷全部没入教坊司。

陆时秋和囡囡站在二楼,看着底下的百姓往这些人身上扔烂菜叶,心里一阵唏嘘。

女眷没入教坊司前,也要跟着这些人一起游街,囡囡四下看了看,终于在隔壁看到公孙竹他们。

“爹,公孙师兄肯定很难过。不如我们去安慰他,让他打起精神。接下来他还要参加会试呢。”

陆时秋叹了口气,“你去吧。爹还要回去准备教案。待会儿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