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3/4页)

回到县城,一个月后的一天,陆老头来县城送蛤蜊,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四弟妹终于怀上了。”

两人成亲五年,一直未能怀孕的张氏承受的流言蜚语是难以想像的。

哪怕陆婆子不是那爱嚼舌根的人,背地里也没少跟洪氏咬耳朵。

张氏才不是傻子,哪能不知道。

听到这些话,入了耳,心情愈发糟糕。

现在终于怀上了,陆家人喜得眉开眼笑。

尤其是陆婆子更是让张氏啥活都不干,专心养胎。

养猪喂鸡的活全部丢给两个儿媳。

洪氏和陈氏也没啥意见。

自打家里挣了大钱,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重要的是,陆老头亲口说了,以后家里的孩子一定会说个好人家。彩礼和嫁妆按五百两来。

这代表孩子们都能结一门好亲了。

第二天,陆时春一行人终于从河南府回来了。

从五月初出发,直到八月初才到,整整花了三个月。

但好在一切顺利,蛤蜊全部卖出。就连陆时春带去的那些海货,海螺和海星都卖完了。

到了地方,壮劳力们各回各村。

红树村这趟出行的管事是于大郎,他以前是行脚商,有经验,正适合干这个。不过陆时春负责管账。

这次出行,他力排众议说服其他人,买了些河南府的一些特产。所以才耽搁了一些时间。

大伙见他们拉回一车车货物,有些人当即就有些不满了。

十万斤蛤蜊干是全村的货物,不是属于个人的。

现在见拉回来货物,没有见到现钱,大伙心生不满。

陆老头问过陆时春几个问题,示意大家安静。

他把陆时春这一路的花销全部记了账。

三个月,吃住费用,自然得大伙一起出。总共花了三十六两。

蛤蜊干是按照五文六一斤卖的。把这些开销摊到个人头上,也有五文一斤。

大伙听说这事,这才高兴了。

末了,陆老头指着这些货道,“这里面都是从河南府买来的特产,各家想要可以按照成本价给他。要是不想要,明日过来领钱。货就相当于我们家买了。”

大伙一听这话齐齐炸开了锅。

这是什么意思?

大伙想到女皇赏赐的那千两黄金,知道陆家有钱,一个个就不那么激动了。

甚至有那喜欢占便宜的,当即就道,“不如把这些货卖出去,然后得了银钱,再一起分吧。”

这是也想赚这批货的钱。

有那机灵的当即表示同意,“就这么来。”

陆老头抽了口烟袋锅子,让大家举手表决。

超过六成以上的村民同意这个方法。

陆老头点头,但还是让大家看看,有没有需要东西,可以用成本价买回。

河南府由于河南位居黄淮海冲积平原,水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特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花生、芝麻、大枣、牡丹、菊花、茶叶、金银花、梨、苹果、杜康酒、钧瓷等全是河南府的特色。

但由于他们到河南的时候,是一年最为炎热的时候。

所以他们只带回了花生、芝麻、苹果、茶叶和金银花。

像杜康酒之所以没买,主要是他们不懂酒,担心买到假酒,最终没买。

但只这五样东西,也让渔民们蠢蠢欲动。

这些都是从河南府运来的,价格比镇上卖的便宜一半。

盐俭县土地贫瘠,以前盐俭地没有开之前,百姓只能种粮食。后来大批盐碱地种了占城稻,把地养好了,也只能种高产作物。

像花生对于地质土壤的相求相对较高、芝麻怕水淹,抗旱不抗涝,根本就不适合种。

于是这两样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有那人家见花生这么便宜,当即就要了几斤。

芝麻要的比较少了。

至于苹果,有那家里有孩子的人家,也会买几斤。

至于茶叶和金银花,几乎没有几个村民要。

每拿一样,陆老头就让四儿子帮忙登记。

等村民们散了,陆老头就让人把东西全部锁到祠堂,让人在外面看着。

为了欢迎这些壮劳力,家家户户都做了顿好吃的。

陆家自然也不例外。

出去一圈,陆时春结结实实瘦了,而且黑了三个度。

吃饭时,一个个睁问陆时春,这一路上的见闻。

陆时春边吃边说,“这一路遭了老大的罪了。我们带的东西太多了,只能住到荒郊野外。夜里听到狼叫,有人都吓尿了。”

宏三和宏五乐得哈哈大笑。

“幸好,咱们带了镖师去,他们这些人有经验。知道走哪条路安全。到了河南,各家派出一个代表去谈生意。有一次差点被人在契书设了文字陷阱,差点被那家人给坑了。好在于大郎留了个心眼,读不懂那文字就借口自己肚子疼,拿了契书去找秀才,请对方帮忙解释一遍,才没有跟那人签契书。要不然这一趟就白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