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2/4页)

陆时秋咳了咳提醒苏沫阳,“还不快跪下斟茶。”

傻不傻呀。苏沫阳猛然回神,在苏婆子的指引下倒了杯茶,恭恭敬敬跪下来,给袁举人斟茶。

袁举人喝完茶,还送了苏沫阳一块徽州墨作为拜师礼。

顾云翼趴在门旁,听到他们的谈话,心里酸得不行,这人只比他大两三岁而已,没想到竟也中了。看来他还得再努力才行。

陆时秋让家人置办一桌好菜,请了苏场主,苏沫阳,袁举人和顾老头。

饭菜都是木氏一人置办的,大丫和三丫帮忙端菜。

苏场主还是头一次看到大丫,上次他来时,大丫并不在,见她小小年纪就进退有度,心中微微一动。

等两个孩子下去了,苏场主半开玩笑道,“此次小儿能考中秀才已是祖上积德,名次不高,乡试估计也没什么指望。我打算为他择选一门亲事。”

陆时秋没当一回事,看了眼面红耳赤的苏沫阳,笑盈盈道,“是该成家了。”

十五岁也确实该定亲了。

想当初他大哥十岁就定了亲,他二哥是十二。他出事那会儿,也快要定亲,后来他出了事,老头子担心耽误人家姑娘,就给回绝了。

苏场主笑着问,“我看你家姑娘也到了年纪,看着温柔娴淑,应该定亲了吧?”

陆时秋一怔,摇头,“还没有。”

他在被窝里跟婆娘商量过,等他考中秀才,就给闺女找门亲事。

相信要不了多久媒婆就会登门,到时候他和婆娘会仔细为她筛选,也不辜负他们父女一场。

苏场主听到这话,心里很是激动,但当着孩子面说这些不太合适,便压下心中的意动。

第二日,苏家办喜事。陆时秋和袁举人去了。

苏场主叫苏甲,有两个哥哥,是家中老小。当初父亲病死,两个哥哥就开始闹分家,他不得不停止学业,开始经商。

得知苏沫阳考中秀才,两个哥哥登门道喜。

苏甲也客气接待,只是多有疏离。苏甲的两个嫂子似乎想跟苏甲搞好关系。

所以这次他们不仅全家都来了,还各自带了自己的娘家侄女一块登门道喜,目的昭然若揭。

苏甲装作看不懂他们的小心思,只让婆娘好生招待,就去招待其他客人了。

苏甲的两个哥哥脸色有些僵硬,但到底没说什么。

陆时秋和袁举人是苏家请的贵客,自然是苏甲亲自招待,苏甲请他们入里间,有意透露要跟陆时秋结亲的意向。

陆时秋呆愣片刻,这……

他还真没想过。

袁举人哈哈大笑,“你们两家门当户对,若是能结为亲家倒是极好。”

陆时秋揉了揉脸,“苏小公子少年英才,前途无限当然好。只是我女儿才十三,我不打算她这么早就成亲。”

苏甲笑眯眯道,“可以先定亲。正好我儿子也要静心读书,两年后参加乡试,此事暂且不急。”

陆时秋对苏甲很有好感,对苏沫阳也很满意,只是大丫到底不是他亲生孩子,想了想道,“这事太突然了,待我回去与娘子商量再给你答复。”

苏甲拍拍陆时秋的肩膀,善解人意道,“应该的。”

酒席过后,苏甲亲自送陆时秋和袁举人上了马车。

由于车夫是苏家人,陆时秋也不好跟袁举人说起亲事,只问他接下来打算。

袁举人笑着道,“三年后,我打算参加会试。”

认识这么长时间,陆时秋发现袁举人对政治非常敏感,很适合当官。

当然前提是他能考上进士,若不然只能走捐官这条路了。

别人捐官可能要大费周折,但袁举人已经攀上顾家,会比别人更容易。

到了县城门口,马车不能入城,两人倒停下走走。

陆时秋问起袁举人,“你觉得苏沫阳如何?”

袁举人笑眯眯道,“我弟子当然是前途无量。”

陆时秋对这回答不满意,他是嫁女儿的,不能只图对方前程,还得看点别的。

如果苏沫阳比自己选中举,将来参加会试,会不会被那些大官榜下捉婿呢?

戏文里不都这么说吗?他没见过,也听过不少。他得看看人品才行。

今天看到苏娘子,看着是个和善人。苏甲也是个爽朗大气的,教出来的孩子应该也不差。

只是陆时秋多多少少有些不放心,“等我回去问问娘子再说。”

袁举人似乎察觉到他的不安,“你这是怎么了?嫁给我弟子有什么不放心的?”

陆时秋摆了摆手,叹了口气,“好爹难当啊。”

袁举人也有女儿,大约能猜到他的心思,摇头失笑,“总要有这么一天的。你要真疼女儿,为她好,更应该给她找个好人家,将来吃喝不愁。”

陆时秋点了点头。

回到家,木氏还没回来。

陆时秋躺在床上,翻看书本,可惜翻来覆去就是看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