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4/4页)

陆时暖摇头,“那怎么行?他们家都是招小工的。”

陆婆子摸摸女儿的脑袋,“傻闺女。招小工是好。但是让你几个哥哥帮忙秋收,也是间接给你撑腰的意思,提醒他们家不要轻瞧了你。”

陆时暖还年轻,哪里懂得这些道道。

见亲娘这么坚持,也就没有推辞。

而男人们也在堂屋谈得正欢。

一开始是张又新问起陆时冬学业以及这次院试有没有把握。

陆时冬没什么把握,只说了一句听天由命。

张又新便没再追问,他转尔问起陆时秋,“我听娘子说,三哥是在顾家饭馆当厨子?”

“是啊。”陆时秋随意道。

“那你一定见过县令大人了?”

陆时秋点头,他还真见过。不止是他,其他人也见过。

张又新便问起县令大人怎么样?

陆时秋仔细想了想,“看起来一点官威也没有。很好相处,跟书生差不多。”

张又新笑了起来,“咱们这位县令可不是个善茬。以前咱们盐碱县人称土匪窝,后来又是贼窝,骗子老巢。他来了之后,土匪,小偷,骗子全被他端了。就是可惜,没能见过他本人。”

陆时秋拧眉,县令有啥好见的。

“他可是奉元十年的榜眼。如果能得他指点,将会受用无穷啊。”

他们书院的先生是上面派下来的,几十年也没培养出一个举人。可见有多不用心。

陆时秋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好奇起来,“你爹不是举人吗?你直接问他不就好了?”

张又新脸上笑容一顿。

陆时冬发现他面色不对,立刻打起了圆场,“三哥糊涂了,张大人在府城任职,哪有时间给妹婿指点功课。”

陆时秋心里啧啧两声,觉得这张家水太深。他也就没说什么。

张又新在陆家吃了顿午饭,一直待到下午,带着陆时暖回了张家村。

虽然来接人的不是马车,但好歹也是车接车送。比寻常人家还是强上许多。

又过了几天,院试时间到了。

陆时冬收拾行囊,再次进县城考试。家里的人心再次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