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2页)

陆时秋嘻嘻笑,“什么事都瞒不过爹。这事,你同意不?”

陆老头被儿子的厚脸皮弄得没着了。于娘子纯粹是被老三给坑了呀。他都能想像于娘子在村里的名声得臭成什么样。除了改嫁这一条道,再也没有别的出路。偏偏她还要带着三个女儿一块改嫁,连个好人家也说不了。这孩子怎么竟干糊涂事呢。真是愁人!

陆老头越想越气,又不能打儿子,吭哧吭哧埋头刨地,动作太急,差点刨到自己的脚。

过了半个时辰,陆老头才给答复,“只要于娘子同意,我随你便。”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你的身体状况得跟人家说清楚,可不能瞒着。”

陆时秋点头,“成!”

陆时秋在这边待了两天,干活的速度虽然比不上大哥二哥,但到底是真的在干活,不像以前只知道混日子。

村里人瞧见了,也都赞他一句,懂事了。

到了第三天,陆时秋向福管事请假,坐牛车回了村。

陆婆子正在家里晒海货,见他回来,忙过来,“见到你爹了吗?他过得怎么样?”

“好着呢。他们那儿的伙食特别好,他们还胖了呢。”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

他们家靠捕渔为生,家里没有地,平时吃的都是粗食,喇嗓子的那种。

顾家给的馒头却是半粗半细,口感比家里的好很多。最重要的是量也特别实在,成年男人都能吃得饱饱的。

可惜陆婆子一点也不信,她以前又不是没去打过短工。

别说没有馒头,抠门的甚至只有一碗稀的。饿得她前胸贴后背,大病一场,挣的钱还不够医药费的。后来她就再也不去打短工了。

陆时秋没注意亲娘的脸色,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挣钱。

“对了,那些海货,你卖了多少钱?快点给我。”

陆时秋捂紧口袋,一副生怕他娘过来抢的架势,“我把那货卖给咱爹那边的管事了。对方让我回来再运两百斤蛤蜊干,这次回来就是收蛤蜊的。我爹也同意了。”

陆婆子将信将疑。

陆时秋也不管她信不信,直接把灶房那个破个大洞还没去补的铁锅拿出来,拿着勺子满村敲,大声吆喝,“收蛤蜊干喽,全村老少,家里有哈利干的,赶紧拿来哦,先到先得。”

陆婆子看傻眼,赶紧跟出去。

大伙听到动静,一个个都出来,看到收货人是陆时秋,也不怎么相信。

主要是这人连亲爹亲娘的钱都敢坑,还有什么是他不敢的?

陆时秋磨牙,“我给现钱。先到先得,只收两百斤,晚来的不要。”

听说给现钱,大伙这才真的信了,“多少钱一斤?”

“六文钱。不压秤。”陆时秋甩甩被风吹得乱飞的头发。

这个价钱不满意,听到不压秤,大家眼前一亮,很快有人拎着袋子过来了。

小半袋蛤蜊干放到陆时秋面前,“刚才我在家秤过了,三十斤。”

陆时秋这才想起自己没拿秤。

陆婆子见儿子这个糊涂样,跑了趟家替他拿来了秤和麻袋。

陆时秋不会认秤,陆婆子就在旁边教他,顺便还教他认。

他们红树村家家户户都有秤,这人也在家秤过,见数字对得上,立刻笑眯了眼。

接过陆时秋递过来的钱,把蛤蜊干倒他袋子里,走了。

众人见此,纷纷回家拿蛤蜊干。

于娘子听到大丫说有人收蛤蜊干,不扣秤,很快拎着自家的蛤蜊干出来,看到是陆时秋在收,有些尴尬,走也不是,站也不是。

好在陆婆子很快发现她,解了她的尴尬,主动上前帮她拎袋子,“这是蛤蜊干吧?你人利索,蛤蜊干肯定弄的也干净。”

于娘子低头谦虚了几句,始终也不曾抬头。

给钱的时候,陆时秋笑眯眯道,“我现在也会挣钱了,也能养活一家老小。你等着吧。”

于娘子抬头看了他一眼,飞快跑走了。

就在这时,其他人家也都拎着袋子跑过来,陆婆子见儿子还看于娘子的背影,担心别人看出猫腻来,拍了拍他的胳膊,提醒他,“快点秤吧。”

陆时秋这才恋恋不舍收回视线,“好。”

两百斤蛤蜊干,只花了一个时辰,就全部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