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元始请我主持公道(第2/2页)

打那之后,他那个让阐教十二金仙俯首称臣的想法便在心底根深蒂固了。

如果不是怕引起其他圣人的反感,他甚至想直接明牌支持截教。

这段时间以来,他做最多的事便是拉着李长庚分析封神的局势,以及阐截两教最终谁能笑到最后。

不光是他们两个凑一起分析,偶尔也会像刚才那样招来一群仙神,询问他们的意见。

李长庚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位天帝陛下有些蠢蠢欲动了。

一方面是想要借机报复阐教,一方面也是想要彰显自己这个三界至尊的天帝之威,为日后真正意义上统治三界做准备。

毕竟无论阐截两教争锋结果如何,封神都是必须要进行的。

到时候,天庭神位充盈,影响力势必暴涨,他这个天帝在此之前若是能够找到合适的机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彰显一下天帝之威,对未来的统治必然大有裨益。

不过李长庚对此却持着截然相反的意见。

他曾直言不讳地道:“陛下,微臣知道你很急,但还请先别急……封神之事乃道祖敕令,三教弟子充入天庭已经成为定局。

毫无疑问,只要封神之事顺利进行,陛下和天庭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这种时候陛下要做的应该是隐忍、低调,以免引得那几位教主心中不快。”

昊天上帝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一开始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杨戬救母”事件让他觉得即便他再怎么隐忍也没有用处。

正如凡人通常不会对脚下的蝼蚁感兴趣,但如果这只蝼蚁触及到他的利益了,那即便这只蝼蚁再怎么隐藏起来,也会被挖出来碾死!

绝对不会因为这只蝼蚁懂得低调就会心生怜悯!

可悲的是,在圣人眼里,他这个三界至尊也不过就只是大一点的蝼蚁罢了。

如果他背后没有道祖的话,只怕早就被碾死了!

即便如此,也依旧发生了“杨戬救母”事件!

如果当时不是余元及时出手,利用封神榜的特性保住了云华仙子的真灵,事后又阻止了杨戬大闹天宫,并当场拆穿了玉鼎的虚伪面具,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他的妹妹云华仙子要在这场算计中形神俱灭,就连他和杨戬这对舅甥也会反目成仇,他这个天帝更是会声名狼藉,难以服众!

经此一事之后,他也改变了主意。

与其继续隐忍下去,倒不如直接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

这样做固然会得罪玉清圣人,但至少也能争取到上清圣人的好感。

此次阐截两教因为“封神榜、打神鞭”一事而大打出手,在他看来无疑是一个极佳的出手机会。

只是李长庚却始终觉得风险太大,万一截教落败,日后免不了要被清算!

这对君臣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

蓬莱岛上,仙光绽放。

那矗立于万里碧波之上的紫芝崖,偶然间露出一角,便有无穷先天灵蕴之香扑鼻而来,无尽上清福德之光冲天而起。

玉辰精气萦绕,日月祥光绽放。

但见奇花吐香,瑶草献瑞,万年老柏,郁郁葱葱,碧桃芳杏,开满宫阙。

此刻,碧游宫封闭已久宫门轰然开启,一个黑发垂腰,头戴上清芙蓉冠,身着大红白鹤绛绡衣的年轻道人慢悠悠地走出宫门。

他剑眉轻扬,俊俏英挺的脸颊上带着爽朗的笑意,从里到外都透着一丝不拘小节的洒脱与写意。

他抬起头望向天空。

迎着晨光,只见一道似真似幻的身影自远方而来,落在了碧游宫前。

来人盘坐在一头板角青牛背上,须发皆白、精神矍铄,头戴太清鱼尾冠,身着阴阳八卦袍,手持盘龙扁拐,面上无喜无悲,从里到外都透着淡然与随性。

通天教主作揖一礼,口中唤道:“大兄!”

太清圣人下了牛背,冲着通天教主还了一礼,“三弟。”

两位圣人进了碧游宫中,分宾主落座于云床之上。

水火童子早已经奉命等候多时,连忙奉上事先备好的清茶。

通天教主嘴角含笑道:“这是我那徒孙余元孝敬给我的悟道茶,大兄不妨尝尝。若是觉得不错的话,我让那小子给你送些过去。”

太清圣人没有去看那悟道茶,淡淡地道:“吾此番来此,是因你二兄让吾来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