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爆赚!仙儿大孝女(第4/5页)

当然,出于习惯,他们一般也会被叫做【北梁】和【南燕】。

其中,北梁皇室姜氏乃是从仙朝寒月姜氏分家出来的,由其所建的梁国,自然也是仙朝的阵营国之一。

而南燕皇室裘氏却是从魔朝分出来的。其主脉赤月裘氏,直至今日仍是赤月魔朝的上流世家之一,底蕴相当深厚。

因为立场原因以及一些历史原因,梁燕两国自建国以来便一直纷争不断,时常爆发战争。

而最近几十年,两国间的纷争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大有你死我活,分出个胜负的趋势。

他们围绕着东西蜿蜒走向的天淮河,分据淮阴淮阳两个大郡,进行着大规模对峙,并伺机发动进攻。

淮阴郡、淮阳郡,乃是南燕与北梁主要矛盾点之一,从历史上来看,哪个国强一些,就会同时占据淮阴淮阳两个郡。

可若是两国实力相差不大,就会各占一郡双方对峙。

如今的梁燕两国总体实力相当,自然是北梁占据了淮阳郡,而南燕占据了淮阴郡。

淮河宽逾数十里。

两郡的郡城都罕见的依河而建,都是掐在了水路通行的关键节点上。有人说,渡河嘛,哪有什么节点?随便找个沿岸不就渡过去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大部分巨型大河两岸都是荒芜之地,有沼泽密林,大小湖泊,两岸更会有崇山峻岭。在这种环境下渡河,小规模的高手行动那当然不成问题,天人境甚至能轻松飞过去。

但是大军行动就困难了,除非一路逢山开山,逢水搭桥。

可即便如此,在恶劣环境中大军强行渡过数十里宽的大河,就极有可能受到敌方的狙击,继而造成巨大战损。

就算是有小股部队侥幸渡过,又会是深入敌军腹地,容易遭到围剿的局面。

更何况,无论是淮阴郡还是淮阳郡,两岸合适的地点处都建立了卫城、关隘,甚至是屯兵堡垒等防御设施。

因此双方各自二十五万的大型军团的彼此对峙下,都是不断地进行小规模试探性进攻,试图找到对方防御的弱点,从而以取得局部优势而累积成总体优势。

可见,这是注定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这比拼的不单单是军力、国力,更要拼双方的在困境之下的坚持和耐久力,只要熬到对方坚持不住的那一天,胜利也许会突如其来。

北梁镇阳亲王姜承阳,正是北梁皇室姜氏嫡脉中的佼佼者,两国素有嫡脉守国门的传统。而当代镇阳亲王能力不俗,治军森严又有耐心。

原本的他,坚信优势在我,坚信这一次与南燕的军团对峙战中,他最终能熬赢北魔燕国,继而一鼓作气拿下淮阴郡,收复大梁失地。

有了淮阴郡,那大梁就像是在南燕腹部插了把尖刀,继而进可攻退可守。

可僵持的局势,突然之间就出了变化。

北魔燕国不知何时有一支标准的精锐战团,突然突破了大梁沿岸屯兵堡垒的防守,好似一把匕首般插入了大梁腹地。

它所过之处,如行无人之地,各地各卫的地方守军或乡勇兵团根本挡不住他们的冲击,纷纷溃败,它一路横行无忌烧杀抢掠。

镇阳亲王矗立在城墙上,看着滔滔淮河水,脸色异常之凝重,这个敌情让他感觉颇为棘手。那支战团行动诡秘,实力强横,若他要派遣大军围堵,没有十个八个战团根本围剿不动。

可若他动用了十个八个战团去围剿后方,这前线铁定第一时间爆发出会战。

“亲王殿下,不好了!”又有亲卫统领飞速来报。

镇阳亲王脸色大变,难不成,又有噩耗传来?

“亲王殿下!禄平城失守!”

“禄平城也失守了?”镇阳亲王脸色怒变,“不是用灵鹞通知禄平城城守刘振涛了么?让他组织世家乡勇民防,一旦发现敌情立即通知本王,并据城靠防守阵法和乡勇一起死守禄平城。”

“如此一来,只要能拖住数日,本王就只要带着亲卫营极速赶去,就能与之配合迅速解决那只耗子后迅速回防!”

镇阳亲王不但用灵鹞通知了禄平城刘振涛,实际上他是通知了后方能通知到的所有卫城,定下了此等战术。

“莫非?是刘振涛罔顾军令,被敌方用诱敌战术引诱出城?继而溃败?”镇阳亲王阴晴不定地说道,短时间内老百姓肯定无法都撤到城内,对方完全有实施屠杀平民、诱敌出笼的战术空间。

“并,并非如此。”亲卫统领汗水淋漓的禀报道,“据刘振涛发回的禄平城战报,对方是实施了强攻战术,仅,仅仅一日便……”

“竟连一日功夫都守不住?”镇阳亲王脸色挂不住了,“难道是南燕的玄山铁骑假装成普通战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