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大帝VS守哲!险驾崩(第4/5页)

“不少世家为了获取陛下政策的扶持,转而投身入军,成为了军武世家,家族世代成为军人。”

“嗯?”隆昌大帝脸色一滞,“这又有何不好?普通世家协助管理并发展地方,军武世家则是专职军事,彼此分工合作,相得益彰。”

“大的方向策略上的确问题不大。但多数军武世家不事生产,只单纯依靠卫税、郡税、国税来供养。而陛下对军武世家又向来慷慨,久而久之,军队的数量就变得愈发庞大臃肿。如此一来,各地收上来的卫税、郡税,甚至于国税,便不得不分出大部分以维持军队开支,自然而然,便也剩不下多少钱去治理地方,开发地方了。陛下此举,有‘穷兵黩武’的嫌疑啊。”

隆昌大帝脸都黑了,刚想喷一句“王守哲你在教朕做事?”,结果转念一想,这不是自己叫他说的么?还提前打了保票,不会令他因言而获罪。

无奈之下,他只得冷着脸反驳:“守哲此言差矣,如今大乾外敌累累,还有域外战场需要军队镇守。不加大军事投入,如何能镇得住敌人?”

“陛下,域外战场乃是人族共同责任暂且不提。只说西晋和南秦两国,陛下以一敌二看似威风,可为何不能拉一打一?就算不行,至少也要分化对方的合作。除此之外,陛下打仗的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要对方臣服于大乾。”隆昌大帝的脾气渐渐起来了,“若无铁血军队,如何能征服他们?”

“陛下的话自然是言之有理。可培养军队以及军队打仗,打得都是钱。没有充盈的钱财来源,如何打胜仗?”王守哲侃侃而谈,“便是连康郡王都知道,先走私贪污一波,多赚点钱,然后再去域外战场打仗。如此,才能令将士悍不畏死为其效命,打出一次次的胜仗。”

“王守哲,你的意思是朕连康郡王都不如?”隆昌大帝的眉头倒竖了起来。

“那倒不是,大帝比康郡王还是要强些的……”

“强些?”大帝眉头一挑。

“大帝打仗,往往都是为了一些意气之争。例如,西晋大帝言辞间对大帝不敬,就立即开军队杀过去,直到对方发国书道歉,大帝又耀武扬威而回……”

“臣想问一句,我军占据优势后,为何不让西晋割地赔款?就算他们不答应,少不得也要让他们年年上供。”

“如此,即可令西晋每年损耗一批资源和国力,而大乾又能赚到军饷以豢养军队。”

隆昌大帝脸皮子直抽,怒不可遏道:“你懂个屁,西晋与咱们接壤处都是些穷地方,既没田也没矿,那些破地方要来何用?年年上供更是不可能。西晋会与咱们拼命的。”

“陛下啊,我只是举个例子。总之,打赢了仗不能没好处是吧?”王守哲“耿直”地说,“最少最少,也得占据贸易关税上的优势,例如将咱们大乾一些特色产品免税,并以此商品打入西晋内部,既能赚钱,还能挤压死西晋国内的同行……”

“奸商之言。”隆昌大帝眼皮子抖动了几下,然后实话实说道,“咱们也没啥商品比人家强,反而是得防着他们来大乾,影响摧毁咱们的商贸体系。”

“此言足以证明陛下善战而不善内政,有好大喜功的嫌疑。”王守哲实话实说道。

好大喜功!

这小子竟然真的敢当他的面说出这四个字……

隆昌大帝好悬没一口老血喷出来,指着他怒道:“你你你……你敢如此妄议朕?”

“陛下……是您要求守哲说的。守哲又不擅长说谎。”王守哲一脸无辜,“若是陛下要叫停,臣,臣闭嘴就是了。”

“不要……停。”隆昌大帝喘着粗气,愤愤地说,“继续说。朕倒要听听,你还有何高见?”

“陛下在军武世家之中选人担任城守,担任郡守,有军政不分家的嫌疑。”王守哲继续说道,“一个地方的发展,须得有专职人员专门负责管理与治理,城守郡守之责,更多的是守护地方的军事责任,而不是城守便是一卫之主……试问城守都是军武世家出身,二十年三十年一调任,又能有几分真心和能耐,可以发展好地方经济?此官府架构,着实荒唐~”

“你你你,你是说朕昏君?”隆昌大帝脸色憋得一阵白一阵红。

“倒也不是说陛下是昏君。只是,守哲以为,有经济才有军力。陛下得分些精力出来,看看如何才能发展好地方经济。例如前些时候,陇左郡郡守太史安康拿了发展计划找陛下,陛下却因为一己之好屡屡推阻……足见对‘经济’二字的轻蔑。”王守哲认真地说道。

“好好好~还有呢?”隆昌大帝眼中都在喷火了,“说!朕命你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