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风起上京!守哲死定了(第2/6页)

那株八阶灵锦树,须得生长在小型木系极品灵脉上,且常年需要营养供给,十年才能产出一批灵棉。

哪怕已经尽量改良了织锦技术,也就勉强能织出十几匹白云灵锦,总计能制出一两百套衣服,其中多数都供给了皇室,或是出口去了仙朝。

毕竟,大乾能用得起白云灵锦所制成衣的修士太少了。

这不是买不买得起的问题,而是舍得不舍得的问题。毕竟,衣服可是消耗品,不像法宝可以传好几代人。

归龙城锦氏,一个在上京城不起眼的五品世家,就因为在郊区庄园内种植着这株八阶灵锦树,平均每年的毛收入便不低于千把万乾金,日子过得十分滋润惬意,着实让许多世家“羡慕嫉妒恨”。

而赵元青能身穿白云灵锦衣,他在赵氏受宠爱的程度可想而知。他的身上,也寄托着赵氏试图达成一门五神通,甚至六神通成就的野心。

相比于赵氏一众人的身份地位,荣郡王府的几人虽是皇室,但毕竟不是嫡脉主支,底气底蕴终究都弱了不少。从他们招待的章程,以及对待此次来访的重视程度,就能体现出真正地位的不同。

荣郡王已经六七百岁了,身为一个紫府境玄武修士,已是步入了晚年。

此时的他已经须发皆白,精神头却是极好,红光满面,热情洋溢地招待着赵氏一众:“志坤老弟,听说你这一次在域外战场又是立了大功。有此功勋在身,再在内阁之中历练些年,积攒下足够的声望和人脉,未来接替宏伯前辈的职位也便更加顺理成章了。恭喜恭喜~”

“郡王殿下过奖了。”赵志坤从容笑道,“战场杀敌,本就是我辈本份。我在域外战场时,也听说过荣郡王当年之风采,只叹生不逢时,没能亲眼见识一番。”

互捧了几句后。

康郡王妃赵怡静对荣郡王妃浅浅一笑道:“九奶奶,听说雪凝小郡主又在皇宫里住下了?老祖宗可真是宠她。”

荣郡王妃孟氏乃四品孟氏出身,家中最强的孟元白老祖乃是当朝三品大员,担任三才司司长之职,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

孟元白与孟氏一个在官场担任三品大员,一个是皇族的郡王妃,算是彼此引为奥援,形成了相对稳固,且不弱的权势结构。

孟氏当年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才舍得将年轻天骄嫡女嫁给荣郡王那糟老头子续弦。

可这份权势地位,却比康郡王妃差了不止一筹。

哪怕孟氏比赵怡静辈分大,年龄也要略大一些,此时却也满面堆笑,露出些许讨好的表情:“内卫前来传讯,是老祖宗命雪凝住在宫内,招待几个小客人。”

整个荣郡王府中,最为拿得出手的,当然要数雪凝小郡主了。而雪凝虽然年龄小,辈分却不低,和康郡王吴承嗣乃是同辈。

而荣郡王则是与永安亲王,以及康郡王的爷爷泰郡王一个辈分。可见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还是比较近的。

又是一番彼此闲聊和客套后。

康郡王妃终于道明了来意:“九爷爷,九奶奶。怡静这一次来呢,是替元青来说亲的。元青是赵氏嫡长脉出身,天资卓绝不凡,未来多半要继承安国公公爵之位的。”

说亲。

其实赵氏这一次又是康郡王妃,又是赵志坤这个紫府境大天骄,又是赵元青这个赵氏嫡脉,搞得如此隆重,荣郡王夫妇,吴英才夫妇都已经有所预料了。

盘点一下当前整个大乾的年轻世家子弟们,能配得上吴雪凝者几乎没有,赵元青的确勉强算得上是一个。

之所以说是勉强,那是因为雪凝乃是大天骄,同时还是皇室的嫡脉贵女,比一般的大天骄地位更加尊贵。

一般而言,按照女弱男强方式联姻的话,雪凝完全可以与其他帝国皇室的帝子联姻,或是其他一品世家,甚至是与仙朝的超品世家联姻也不稀奇。

“荣郡王殿下。”赵元坤帮忙说道,“我们赵氏与咱德馨亲王一脉彼此联姻甚多,关系本就亲密。若是小郡主能与元青结合,乃是强强联合。虽然我们赵氏比不上一品世家,但胜在离家近啊。届时,雪凝小郡主等若和没出嫁一样,想什么时候回娘家就什么时候回娘家。”

荣郡王夫妇也考虑了此事,雪凝若是嫁到其他国家或是仙朝去,虽然更加匹配她的天资和地位,但终究离家太远了。而赵氏实际也不差,等康郡王登基后,也是一个权倾朝野的顶尖世家,彼此的利益结合也会更加紧密。

不过吴雪凝终究不是普通的孩子,她的婚姻所带来的利益牵扯太多,也不是他们就能直接决定的。

荣郡王夫妇听完虽然有些心动,却也不敢善作主张,连声说:“此事还得禀明德馨老祖,听听他老人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