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含金量(第3/3页)

他们还没有开始行动,不确定能搞定。

周新有一定把握,但是得抓住时间窗口,08年以后这件事就不好搞了,07年是唯一的时间窗口。

陈晓夏已经不懂了,不知道林本坚在说什么,他只能微笑点头,他想问的已经问的差不多了,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后结束了采访。

当天晚上七点的新闻节目就播出了新芯在光刻机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新闻:

“近日,在霓虹东京举办的半导体设备展上,来自我国的半导体企业新芯光刻机受邀参加开幕式,并在开幕式上展示了最新研发的40nm工艺制程光刻机。

该光刻机将芯片制程从65nm再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是我国企业首次在半导体领域攻克关键技术,引领世界半导体产业发展。”

该简报后是林本坚接受采访时说的话:

“意味着困扰业内长达二十年的光源问题得以解决,从90年代开始,光源波长就从365nm降低到了193nm,但是业界一直无法实现突破……”

该新闻在央妈播出后,一时间华国各大互联网论坛和传统纸质媒体上充斥着对新芯的讨论和对光刻机的讨论。

大家现在没有世纪之交的时候那么缺民族认同感,但是科技的突破依然能够激起华国人的自豪感。

因为华国自近代以来,在世界各国竞争中吃过的亏归根结底都来源于技术的落后,所以华国人对技术进步有着执念和极致的追求。

不管互联网上怎么调侃国内科研环境不行,科研氛围不行,霍金来了也得站起来敬两杯,这种调侃背后折射的更是大家对科研的热情和对科研人才的尊重。

科研人才不应该遵从华国的普世运行规则,世俗归世俗,科学归科学,华国宗教的最大公约数一定是科学唯物主义。

华国外,新芯光刻机的突破影响主要在业界,半导体相关的企业都在讨论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发展。

而在华国,民间都在讨论光刻机,堪比当年陈景润研究出1+1=3之后民间一堆人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尤其在央妈的纪录片播出后,民间一堆光刻机爱好者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