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周新的想法(第3/3页)

我知道你和伯纳德有很好的私交,但是你不能把个人情感掺杂到公司经营上来,10%收益的理财产品,这不正常。

他有问题,我们不能在NewPay上卖伯纳德的金融产品,一旦出问题,会对NewPay的信誉造成重大影响。”

周新意识到麦道夫去找了彼得·蒂尔,还是用了他的名号,大概率说和麦道夫合作是Newman的意思。

这才让彼得·蒂尔火急火燎的跑到申海来找他,生怕他被麦道夫蛊惑。

而且彼得蒂尔也是驴党的支持者,他好几次见过周新和麦道夫闲聊,所以彼得·蒂尔很担心周新被麦道夫说动。

周新没有揭穿,而是问:“彼得,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超过了20%,伯纳德能给到12%的利率很奇怪吗?”

彼得·蒂尔知道自家老板是互联网领域的天才,在其他领域很迟钝,即便是金融领域,周新的天赋也只是体现在和互联网相关的地方。

“这不一样,巴菲特的收益来源清晰可见,同时20%的收益率是平均下来之后,如果摊到具体年份,依然有低于10%的收益,甚至是亏损,他在千禧年纳斯达克泡沫破裂的时候就亏了0.5%,纳斯达克泡沫的那几年,他收益也只有5%。

伯纳德不同,无论市场如何,他都说自己有10%以上的收益率,再怎么金融危机、市场萧条,也不会影响到他的收益波动。

同时麦道夫的底层资产又是黑洞,没有人知道他到底买了什么股票,做了什么风险对冲的措施。

巴菲特喜欢买可口可乐、星巴克、运通,麦道夫呢?没人知道。”彼得·蒂尔耐心解释道:“他们完全不一样。”

20年拉平年化利率20%更难还是无论市场如何变动每年收益10%以上,那个更难彼得不知道,但是彼得知道一个不够透明的产品,一定是有问题的。

所以后世华国中产买信托,完全不思考信托的底层资产结构是什么就买,听了销售介绍鼓吹就买,不踩雷才怪。

周新听完后连连点头:“彼得,我明白了,我没有给伯纳德任何承诺。

我只是说会给他做个介绍,我在回申海前和你说过,我不会干预NewPay的日常经营。

这属于NewPay日常经营的一部分,我不会干涉,要不要和麦道夫合作,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