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悲哀(第2/3页)

比如汉芯一号并不能实现演示中所提到的MP3播放和指纹识别功能,它也没有208只管脚,只有144只管脚等等。

结果我没想到芯片本身居然是直接用的摩托罗拉的DSP芯片。

这太夸张了,陈进的行为远超我的想象,这是怎么通过技术鉴定的?中间的流程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胡正明很愤怒,对于这种行为。

胡正明甚至感到悲哀:“当时给陈进站台的我都认识,邹院士,他是做材料出身,他当年可是原子弹核心元件甲种分离膜的核心研发人员。

后来他去科学院申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当所长的时候,那时候我第一次来燕大讲学,他听说之后执意让我去他们那讲课。

他不应该看不出汉芯的问题,怎么会让它就这样通过了验收,还说符合国际一流标准呢。

包括许居衍我和他也认识,之前华晶在成立的时候,他担任华晶的总工程师,我和他聊过围绕华国芯片产业聊过好几次,邹世昌看不出来是有可能的,毕竟他是做材料化学出身,可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许居衍可是华国成立后第一批半导体人才,他从56年开始接触集成电路,他不可能看不出来汉芯有问题,这是怎么了?”胡正明说到后面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56年华国刚成立没多久的时候,由黄昆和谢希德两位前辈大牛在燕大开了个半导体专业化培训班,这个班里有后来中芯国际的董事长和创始人之一王阳元,有电子工业部的总工程师,同时也有许居衍。

周新说:“也许在华国芯片产业进展缓慢的二十年里,大家的初心早就变了。

你刚刚也说了许居衍之前是华晶的总工程师,华晶失败才有的华虹,见过的失败多了,心境也会不一样的。”

胡正明长叹一声:“我支持你把这件事闹大,连院士都配合他们,不闹大未来还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胡正明继续说:“还好你发现了汉芯一号和摩托罗拉的DSP芯片之间的联系,要不然我们光是从芯片本身出发还拿汉芯和陈进没有办法。”

对汉芯来说,他们完全可以说没有达到宣传的水平,这是正常范畴,是因为宣传需要。

但是汉芯一号和摩托罗拉的DSP芯片除了logo完全一样,这是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的。

胡正明提醒道:“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两块样品芯片是从哪里来的?来路不正的话,我怕交大那边不认,说这不是汉芯一号。”

周新说:“你放心,这是交大拿给信息产业部备案的样品,我会让信息产业部那边找到备案的申报表并且出函,把这件事跟信息产业部说清楚,他们估计巴不得赶快和汉芯还有陈进切割。”

周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曹永罗在电话里说清楚后,曹永罗在电话那头张大嘴巴:“周新,你可算坑惨我了,刚刚申海才开了新闻发布会,你后脚就要打他们的脸。

还要我配合你找信息产业部出函说明,这下真的把我也坑进去了。”

周新说:“你这叫什么话,这件事早晚会被人捅出来,陈进把事情做的这么粗糙,你以为能瞒一辈子吗?

这种事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的,早晚会有人发现,越早发现对整个学术界乃至行业的损害越小,对信息产业部来说也是做了切割,避免了后续追责追到他们头上来。

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我相信你能把这件事给圆回来的。”

曹永罗在电话那头苦笑:“这件事真不好办,我会尽量帮你找他们出函,但是我不能保证保密。

你知道的在这种机关消息传的是最快的,我估计我前脚找人帮你们出函,后脚申海那边就知道了。”

周新说:“知道了,我只要个函,有了函之后我的证据链才算完整。”

事情和曹永罗预计的一样,第二天信息产业部的函从燕京寄出来,新芯科技还没有收到,申海方面就找上门来:“胡总,汉芯相关人员一定会处理,但是我们希望这件事的处理可以尽量低调。

不要搞的公开化,毕竟前脚我们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技术进行了认证,后脚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影响不好。”

胡正明说:“抱歉,这件事不是我能决定的,周新说要亲自处理这件事,所有证据都在他那,虽然他是我的学生,但是我没有办法左右他的决定。”

“您能劝劝他吗?这件事如果公开的话会对申海的声誉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

胡正明表示没有办法:“我劝过,劝不动,这不是我能够阻止的。我只能说尽量帮申海这边劝他别把事情闹大。”

胡正明和申海方面拉扯的时候,周新已经在鹏城召开新闻发布会了,由曹永罗担任他的全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