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2000年的乔布斯(第3/4页)

之前他以为周新对产品的洞察力只停留在互联网层面,今天聊了之后,他意识到周新对计算机更底层的服务也有着深刻的认识。

现在能够认识到手机将成为重要信息载体的人就没有几个。

因为即便是当下手机领域当之无愧的巨头——诺基亚,想的也只是做续航更久、通话质量更好、能存储更多短信的手机。

他们对手机的理解还停留在通信工具上。

从通信工具到信息载体,这只是简单定义上的转变,却能够体现出你的认知深度。

乔布斯显得格外感兴趣:“你们的样机做出来了没?

能不能让我看看你们的样机做的如何?”

周新从乔布斯的神态中,隐约想起了雷军和魅族创始人黄章间纠葛不清的往事。

“样机目前还在设计中,因为我们考虑到做和之前截然不同的产品。

所以时间会很久,手机研发是无底洞。

整个matrix员工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人了,预计光是研发费用得投入3亿美元左右。

阿美利肯的人工太贵了,加上做操作系统的都属于高端人才,合适的开发人员都需要给溢价才能请来。

有的时候我就很羡慕苹果,有大量经验丰富专注于操作系统的工程师。

而且手机操作系统很难界定,我们想做和以往手机操作系统有很大的区别,它会更偏向于掌上电脑。

所以非常难找到合适的人。”

安卓要等到三年后才成立,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这些功能机品牌,他们的操作系统都是嵌入式。

压根就没有什么有经验的系统开发人员,能够达到周新的期望。

很多东西需要反复沟通,才能做到周新想要的效果。

周新对于开荒带来的超额利润有了新的理解。

开荒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你没有参考对象,没有可以对标学习的对象,完全从零开始摸索。

周新这还是有未来记忆,明确知道手机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形态。

这将会是未来二十年,各国顶级消费电子品牌竞争的主要赛道,无数旧的手机品牌就此消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这些千禧年时候响当当的手机品牌、通信品牌都在智能机时代暗淡无光。

华国的消费电子品牌开始借助智能机迅速崛起。

有人会说,芯片都是国外的,国内不过是组装厂。问题是智能机这种涉及到上千个供应商的精密机器,大家都是用的供应商技术。

同样是供应商技术,为什么国产手机能够战胜诺基亚、摩托罗拉?说白了软件层面的优化也是实力。

少数像苹果、三星这些有技术积累的公司,会有一些技术上的优势,像苹果的芯片,三星的屏幕。

有未来记忆,现在做这件事依然很痛苦,周新现在要做的还不是智能机,充其量算是功能机到智能机之间的过渡产品。

智能机0.5。

最大的难点在于认知上,他知道要做成什么样用户会喜欢,但是工程师们不知道,他们会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经验。

周新需要不断地去纠正他们的设计,告诉他们,要按照我的想法来。

这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好在磨合的过程中,开发人员和工程师在不断修改后,发现周新的想法,从用户体验上总是比他们的想法要好一些。

微小的差距汇总起来,是使用体验上的极大提高。

可能会有人认为,周新不需要管的这么细,他只需要把握战略方向就可以了。

在一些不那么关键1的工作上,可以交给其他人来做,只需要把握战略方向。对于matrix这种,关系到周新旗下所有产业链成败,将会是上万亿的市场。

不用独占整个市场,都足以支撑起超3万亿美元估值的苹果。

成功的产品经理大多都是极致的细节狂人,完美主义的践行者。

当年张小龙在做qq邮箱改版的时候,这在腾讯内部是非常边缘的业务,pony马一年半的时间里和张小龙团队有超过1300封的邮件往来。

曾经主管qq会员业务的顾思斌收到过pony马的邮件,仅仅为了指出网页两个字间距有问题。

因此在做matrix第一款手机,开山之作的时候,周新无比的追求细节,即便在华国参加互联网大会期间,一有空就是在看邮件回邮件。

他希望每个细节都按照他的意图实现。

乔布斯点头:“想要做一款与众不同的产品。

我不太知道你想把matrix的操作系统做成什么样,但是以Newman的洞察力和对产品的极致追求,我相信会是非常棒的结果。

越是完美的产物,在开发阶段就越痛苦,这是完美主义者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