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3/3页)

“是的。我问过乌达,他们是否可以将意识上传到智脑。”

“乌达回答是肯定的,但表示,这是不允许的。同样的,他们也不允许克隆——因为这样会导致整个族群彻底失去自然繁衍的能力,从而不可控地走向毁灭。”叶铭说着顿了顿:“当然,我认为是,他们应该还有自然繁衍和恢复族群的能力和希望,还没有面临绝境。”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是能够意识到,永生,对族群的生物意义而言,不是什么好事。最起码,时间将会变得不再宝贵。”

“时间不在宝贵,那么……你说,我们的追求还有什么意义?”叶铭坚定地摇头:“只有一代一代地将希望延续下去,追求才有意义,人类也才有意义。”

牛主任沉默良久后点头:“所以,咱们动作要快点。”

“是啊,一万年太久,要只争朝夕啊!”

……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体,人类共同体与有目星人的谈判是谨慎的,也是大跨步的——这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

一方面,人类需要迫切地获得有目星人的协助——即便他们的“战力”面对执行者而言,聊胜于无,但助助威总是可以的,甚至提供点帮助也行嘛!而另一方面,人类也需要对近距离接触有目星人提供缓冲的时间。

于是,九月中旬,“共体”开始陆续公布了与有目星人的各项协议。这些协议,包括人类与有目星的和平友好,以及商品贸易往来等。

在协议公布的同时,由有目星人制作的宣传短篇以及对其星球和文明的介绍也纷纷通过外交机器人传到了人类世界。

要接受一个种族,当然是要先熟悉一个种族。

好在苍蓝星人的面孔早在一年之前就被人类所熟知,算是给了人类一个视觉上接受的缓冲时间。

因此,当共体最后宣布人类将会与有目星建立起第一个大使级的外交关系时,整个人类社会的情绪普遍高涨且支持。

毕竟……这是一场由人类起主导地位的外交合作。它不是人类被强敌按着脑袋签署的,是人类主动发起,且彰显了人类影响力和意志的外交。

简而言之,这是人类“大地球”气质的体现——有人戏称为“大球沙文主义”。

于是九月下旬,由一艘寻星号,一艘运输舰以及一艘资源舰组成的舰队在西昌太空城顺利起飞,载着人类的商品以及外交使团前往三角座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