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光量子缓存(第3/3页)

“应该是你遇到喜事才对——乔迁之喜。”潘院士转头笑望着唐志高校长:“你说,是不是乔迁之喜?”

“嗯嗯,算。”唐教授哈哈一笑:“这次搬了,今后就省心了。”

“其实不搬也没什么。”叶铭笑着摇头:“除了物理上破坏,谁难道还能对艾塔做点什么不成?”

——当初决定把量子计算机往地下搬,主要还是考虑到老美那边有不当人的迹象,再加上搬服务器到地下,其行为本身也释放出了国内一种敢打能打的态度,是以才快速地推动了下去。

如今老美事实上已经放弃敌对,那么从物理安全角度上,其实搬不搬都没所谓了。

当然,新机房建都建好了,不搬那说不过去嘛……

“其实相比搬家,我更希望听到您说的惊喜。”叶铭笑眯眯地看着潘院士:“是不是量子硬盘有谱了?”

“快了。”潘院士也笑眯眯地看着他。

叶铭微微一怔。

快了?

他是知道老潘这个人的,老潘虽说是物理学家,但这么多年搞量子计算机搞下来,早就是个“干实事”的人了。

他说“快了”,那就是真快了!

“到什么程度了?”

“目前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晶体材料,光量子信息时间可以保存一年左右……”

叶铭再次愕然:“我去!这么久?不……等等!”

叶铭说着腾地起身。

他快速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潘院士和老唐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同时笑眯眯地看着他。

“嗯……一年左右,已经足够了。”

叶铭走了几步后站定,望向二人。

“虽然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架构并不一样,但目前我们的经典运算中,数据排队还是一个大麻烦。”

潘院士含笑点头。

量子计算机要完成经典任务,理论上是需要一个强大的翻译层的——体现在艾塔这里,就是用数据中心机房的艾塔来充当翻译层。

但在将经典任务翻译到量子计算机的运算核心这一步,其实是受到数据排队影响的。

而制约数据排队的,无非两个。

一个是缓存,一个是存储。

嗯……你甚至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是内存,一个是硬盘。

那么这种光量子信息可以保存一年的材料,就可以充当这个“内存”。

“我们已经开发出了一套小型的量子计算机系统,用来辅助艾塔的数据交换。”

潘院士望向叶铭,轻轻呼气:“这大概,可以把艾塔的运算能力再次提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