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救世主(第2/4页)

但【玉皇帝君】的力量并非那么容易被同化和消磨,弥罗之道除去包罗万象之外,大衍变化也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关于追寻遁去的一,更是赋予了弥罗之道无与伦比的生命力。而在那些错乱的秩序之中,就蕴含着少许弥罗之道的痕迹,这些道理在还有些许残留的情况下,也是艰难地在混沌黑泥之中继续演化,逐渐形成一群无形,且不可名状的异物。

这些个体比起完整的混沌,更接近于秩序在混沌之中的残留,是混乱的一种极致体现,代表着的是秩序最后的痕迹,按照神道的定义,其实可以称之为旧日的支配者,象征着已经失去了所有,仅存在于混沌之中的错乱存在。

但比起真正意义上的混沌,这些混乱到,扭曲到无法形容,毫无逻辑,不可名状的存在,却又是最初的秩序,象征着已经出现分化的部分。

毕竟这些可以被弥罗观察到,可以被弥罗解析出部分信息,那么就意味着他有机会解析祂们的本质,束缚祂们的混乱,理顺祂们的扭曲,使其重归于秩序。

而现在,弥罗也是这么做的。

云气继续翻滚,凝聚秩序,编织成为网罗,深入黑泥之中。

在那无限暗黑,浑浊到无法形容的黑泥之中,拉扯出一点不可名状的东西,而后将其重新定义,以秩序、真理、真名等等概念约束其本质,将这些存在从原本不可名状的姿态转化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形态。

整个过程,类似于弥罗从黑泥之中捞起一块稍微结块的泥水,将组成黑色的颜色重新分化出来,让原本漆黑浑浊带着块状的泥水表面,恢复成类似于纸浆的状态,然后弥罗开始让表面的纸浆稍微稳固一些,沉淀成脆弱的纸张,然后通过分离出来的颜色开始缓慢作画。

这个过程,在外人看来,就是弥罗操控着【玉皇帝君】拉扯出一点不可名状的东西后,在其基础上衍生出一个个全新的天地,而且还是一个能够在混沌黑泥之中存活的新天地。

背负者原本想要落下的手掌缓缓停下,他仔细观察弥罗的手段,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本质上,弥罗的这一手依靠的是那些混乱到,扭曲到无法形容,毫无逻辑,不可名状的存在,能够在混沌黑泥之中生存的特性,通过宏观层面上重新定义和约束这些无法形容的存在,进而创造出新天地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当中,但凡那些黑泥稍微翻滚一下,都有可能毁了新的画作。

按道理,背负者应该摧毁这些不可能长久存在的画作,但他最终还是舍不得,他感慨道:“可惜,我没有完美地重现混沌的力量。”

“您若是重现了混沌的力量,圣座必然第一时间吞噬四大邪神,于混沌的浪潮之上,重新创造万物,开天辟地,根本用不上我这等取巧的手段。”

“这可不是取巧……你的这个手段中锚定概念的方法有一点圣座的真理之道的痕迹,稳定混沌的方法有一点金虹的物质承载之道的痕迹,最后在混沌表面重新开辟过程当中应该还用了一点点太阴的隐匿之道和太阳的神迹之道。嗯,或许还有一点时序的轮转之道和建木的自然之道?嗯……”

背负者摇了摇头,沉吟片刻道:“好像这么多道理重合到一起之后,不能说你的道路有他们的影子,应该说这是你整合他们道路后的创新,我听闻你想要打造一处救世之地,若是按照这个思路,或许你还真有一点点在宇宙彻底毁灭之后,依旧存在,且延续文明的可能……只是……”

“秩序能够通过混乱重新定义混沌,可混沌本身也可以通过混乱侵蚀秩序啊……”

随着背负者的声音落下,那些化作新天地的不可名状之物表面的秩序逐渐浮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部分地区原本的黑色变成灰色,绿色变成蓝色,紫色化作金色,甚至图案本身的走向、纹路和具体形象也是在不断变化,最终都有着重新向着混乱和无序的方向转化。

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些新诞生的小天地自然不愿意走向毁灭,一个个蕴含着秩序的天命之子从中诞生,带着秩序的力量向着混沌发起冲击,短短几个刹那之间,那些在混沌黑泥之中沉浮的小天地就是毁灭了数十个,但也有极少部分天地延续了下去,并且在衍生出新的,更加富有韧性和抵抗能力的秩序力量。

因此,弥罗没有对背负者的话语有任何表态,他只是继续以【玉皇帝君】的力量,衍生出蕴含秩序的翻滚云气,编制出更多的网罗,束缚住一个又一个不可名状的混乱存在,将其定形之后,分离其黑色本质,赋予其新的颜色和概念,让其逐渐成形。

在这个过程当中,秩序也许会被扭曲,会被破坏,会被毁灭,但无论原本的秩序扭曲到什么程度,都不再是原本的混沌,在无形之中不断侵占混沌的比例,让秩序得以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