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3页)

自从开了铺子以后,他已经挺久没有赖床了。

往时冬日最是他缩在被窝不肯起的季节,这朝为着日子奔波,可还改了性子。

桃榆揉了下眼睛,在被窝里伸展了下胳膊腿儿,掀开了点床帘,看着有点昏灰的屋子,一时间有些估摸不出时辰的早晚。

不过他能睡到自己醒,时辰也决计不会早,看着窗口也不甚明亮,想必今天的天色不大好。

但意外的是这天气屋里竟然还挺暖和的。

他从被窝里钻出来,才发觉屋里有两个炭还旺的炭盆儿,当是早上才拿过来的。

怪不得没觉着冷。

他正欲拿衣架上挂着的衣服穿上,乍然见着飘落在地上被抓得皱裂了的信纸,墨迹已然晕开了大半。

桃榆慌忙捡起丢进了炭盆里,一张脸涨得通红。

炭火橙红,触着纸便燃了起来,一股白烟飘起。

淡淡旖旎的味道夹着其间,桃榆鼻子灵敏,一张脸更是红的不行。

昨儿夜里他就说了声冷,霍戍那混人竟然把他抱到了桌边上,同他说炭盆儿在这里就不冷了。

他有些痛,逮住什么就抓什么,全然没曾分辨手中之物,还给摔碎了两个杯盏。

“起来了。”

霍戍端着一碗面进来时,见着桃榆正紧抿着唇站在炭盆边。

“太热了么。”

霍戍把面放下,见桃榆一张脸红的有些异常,眉头紧了紧。

桃榆揉了下肚子:“才不是。”

霍戍不知这哥儿大早上起来又发什么脾气:“先洗手洗脸。”

桃榆突突跑去洗了手脸,这才跑到桌边去吃面。

早时也只有端着面条进来能把他的赖床病给治好,毕竟旁的吃食凉了可以再热,可面坨了就再不好吃了。

“以后你可再不能这样了。”

桃榆一边吸着面条,一边瞪着霍戍。

霍戍垂眸看着人:“什么不能这样。”

“我偶时要在这里吃饭的,你……你那样,我还怎么吃得下去。”

霍戍挑起眉,未曾应承。

“听见了没啊!”

桃榆见霍戍不说话,拧了他的胳膊一下。

“嗯。”

桃榆哼哼了几声。

外头今日有点飘雨,灰沉之色笼着山,罩着地,雨丝并不明晰,但在院子里喂个鸡的功夫头顶就起了糖霜。

地面湿漉漉的,一股潮湿气。

黄蔓菁看着桃榆裹得圆滚滚的,笑道:“你爹说你俩忙了那么些日子,人都瘦了,今儿下雨又冷,宰只老母鸡给你们炖汤吃。”

“正好有只母鸡不下蛋了。你俩今儿没什么事吧?”

桃榆站在屋檐下,跟他娘说话一呼一吸之间全数是白雾,这才发现屋里有多暖和。

他道:“阿戍说今天文良阿守他们从海临府回来,应该能到,我们要去城里看看盘的货。”

黄蔓菁道:“那就晚上吃嘛,早点回来。”

“旁的没什么事,入冬了这又下雨,骑射场应当都没生意。”

桃榆点点头,他也很想喝自家炖的老母鸡汤,又鲜又暖胃:“到时候多炖点汤,我见地里的豌豆长得还挺好,摘一把嫩尖回来用鸡汤烫一下。”

“你倒是会吃。”

黄蔓菁道:“那把你婆婆也叫过来一起吃晚饭。”

“好。”

“那你也要去城里?这么冷又下着雨,没什么大事儿就不出去了嘛。”

桃榆闻言站板直了身体,像是一点也不冷了的模样。

“文良他们盘的是海货,我顺道去看看,带点回来过年吃。”

黄蔓菁摇摇头:“你便粘着霍戍吧。”

霍戍和桃榆磨蹭着到城里时已经快要晌午了。

这时节城里也冷,街市上走动的人不算多,街边铺子里的商户要么捧着个手炉,要么就窝在铺子里头笼着火兜子。

生意淡淡的,人也懒怠。

像新街这边就更伶仃些了,倒是闹市那边人还不少。

中午桃榆去晃悠了一圈,见着城中闹市已经开始挂过年用的红灯笼了,灰败的冬街上添了这喜庆的灯笼,登时就鲜亮了不少。

已然有了些年节方气氛。

不过旁的街道还是老样子,但民巷间也已经有孩童在丢鞭炮。

桃榆想着前两日去寻方禾谈生意,见着他的娘子,也就是先时乔屠户想要指给霍戍的巧儿姑娘,肚子都挺得老大了。

等明年他们的商队回来,孩子怕是都能爬了。

桃榆有些感慨,不过晓得自身什么情况以后,他倒也不似以前那般心惊。

城里到底是比村野热闹的多。

再过些日子等二十以后,城里就更热闹了,彼时城里城外都有很多采买年货的百姓,前来冒寒出摊儿的小贩也多。

铺子里头没生意,范伯他们也还没回。

桃榆百无聊赖,趁着午时才烧了饭,弓坊里的灶中炭火正热,他给铲进了火兜子里,从街边叫卖的小贩手头上买了几个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