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连地府,入二品(第2/4页)

两人都已为了人父人母,在这大唐盛世,处于权力巅峰的两人也拥有着可谓是完美无缺的生活。

只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这两人也如其母一般,无法修行。

便是观想了那已经被称为《明王经》的法门,却也无法入门。

在这超凡的时代,没有超凡力量的皇帝和长公主按理说根本无法掌权。

便是其有着李家这个大家族做支撑,也同样如此。

同一个家族,也有斗争。

强者怎么会服弱者?

只不过,李道和李婵却还是稳稳地坐在权力之巅。

不仅如此,李道之后的皇帝,依然只能由李道的后裔继承。

为何?

只因《明王经》上开篇便写:祂传光于世,令其子嗣掌管人间。

光明教的每一个教徒都将《明王经》奉为信仰,因为这经书乃是他们的修炼功法,也是他们的教义。

严厉到刻板,不知变通的影子庭甚至会将“对明王产生信仰懈怠的教徒”给杀死。

这数十年来,已有不知多少人死在了信仰之上。

任何敢怀疑,敢僭越,敢忘记敬畏,敢去把“明王不也是人嘛”、“这经书里其实可以只修力量”之类的话说出口的人几乎都无法见到第二天的太阳。

信仰需要敬畏。

敬畏需要足够的鲜血和死亡。

强大的压迫不会带来反抗,正义与邪恶也不会,只有快饿死冻死快活不下去,只有制定规则者力量弱小了才会。

信仰不需要讲道理,你只需要信就可以了。

任何加入了光明教,却又想去讲道理的存在……都会被影子庭杀死。

《明王经》纸页上的每一个字都被足够的鲜血所浸染,被足够的骸骨所堆垒,其间甚至还牵扯出了“文字狱”。

而在百姓眼里,明明圣明无比、又忧劳天下的唐皇却在这件事上显得无比昏庸。

唐皇居然任由“文字狱”进行了下去。

终于,《明王经》变成了一部和“死亡”、“神圣”全然挂钩的经书,其上的每一个字都变得绝对不可质疑。

光明教压过了开国的另两大教:剑门,奇门。变成了最强的教派。

而这世上最强的教派挺着皇权。

皇权便永不会旁落。

祂的子嗣,注定掌管人间。

然而,此时,当唐皇和长公主商议着母后八十大寿时,却没有人再提起那位父亲。

对两人而言,父亲就如梦境一般,高高在上却又似神灵般虚无缥缈。

不仅是两人,就连李幼宁也不再提了。

她经过了最初的思念,早已将所有情绪压下。

数年前她大病一场,之后却又被调理恢复,如今虽是白发苍苍,却也是吃好喝好。

天气暖和了,她还能拄着拐杖,在儿媳们的搀扶下于宫中花园闲逛,逗逗鱼,看看鹤,听听教坊曲,看看梨园戏。

每到宗庙祭祀,她也不会在那已经堆叠了五世的李家祠堂前多留,哪怕灵位最上那位已然空缺,而只由一座“盘膝于光”的明王像替代。

年末时,大事时,她同会去往已然成了另一片不输于皇宫建筑群的光明神殿祈福。

……

……

转眼,又是一年春秋过去。

云都皇宫里,喜庆无比,就连凛冬的刺骨寒冷都冲淡了几分。

八十的老太太白发苍苍,却依然能看出几分当年的美人骨相,笑意盈盈地坐在席首,看着满堂子孙……

未知深山上,静坐小屋里的男子一袭麻衣,再裹兽皮。

他本是闭目,却陡然睁开眼,然后从木屋旮旯里取出一扇破败古老的木门,扛在肩上,然后踏着月色,踩着泥坡,往远处山顶步步而去。

待到山顶,他仰头看着虚空。

那处,在常人看来没有任何异常。

但李元却皱起了眉。

在他眼里,那满是阴气的地府已然到了祖地的最近点,但那位置却比他之前预判的还要高许多,居然在天上!

这意味着……他无法寻到什么物体去固定门,而需要自己一直浮空抱门,直到这门彻底完成“两界连接”。

可是,在这个过程里会发生什么,他却完全无法知道,但想来不会有那么简单。

李元静看半晌,心有决意,然后反手将背后的“畜生道之门”拿下,用双手捧着,继而飞起,直入云中,来到那最近的地点,双手将门往前一推,便开始安静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月色过去,晨曦已至。

金色天光落在半空的男子身上。

那扇门陡然开始震动。

然后好像到达了某个“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位置”。

一瞬间,李元感到恐怖的贯穿的力量突兀而至。

李元没有半点犹豫,心念一动,百余丈金身直接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