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有这个经济实力(第2/2页)

许海东闻言想了一下说道:“这个怎么说呢!建国前太多了,建国后发生过两次特大型地震,一次是1966年3月8日的河北邢台6.8级地震,伤亡了八千多人,一次是1970年1月5日凌晨的通海7.8级地震,死亡了一万五千多人,这只是说的死亡,重伤的人更多。”

说完,叹了口气。

随后说道:“所以这些年国家十分重视地震监测工作,可惜,到现在都没有一例成功预测的记录。”

周小川闻言,想到了前世的传说。

便问道:“主任,我不是听说,李四光老先生不是预测到了有四个城市有地震可能发生吗?”

许海东闻言一阵的奇怪,“你听谁说的?李老是预测过几个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震带,不过没有说是哪个城市。”

说完,叹了口气,“可惜,李老对这些理论还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就走了。”

周小川闻言尴尬的笑了笑,看来前世的传说是假的啊!

随后笑道:“哦,我以前去京都的时候,有一次听别人说的。”

说完岔开话题,问道:“那咱们肥市有没有什么大地震?我看了那些资料,好像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地震啊。”

许海东带你了点头,“嗯,建国前发生过,建国后还没有超过4级以上的大地震,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咱们的肥西县紫蓬镇,地处秦岭大别断块、华北断块、下扬子断块的交汇部位,靠近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

说完,对着周小川说道:“现在我们肥市只有大蜀山一个地震监测台,我们地震办公室的组建的同时,还需要组建紫蓬山地震监测台。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因为紫蓬山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重要性。”

周小川闻言,只是点点头,反正这些东西他是不懂。

只是捎带着了解一下而已,可以不懂,但是不能一点也不了解。

众人边走边聊。

短短六七公里的路,一行人走了一个半小时,才算是来到之前的地震台。

来到地方,这同样是一个大瓦房。

不过只有两间。

里面放着四套设备。

四套设备都不一样,大的有两张书桌这么长一个黑乎乎的圆滚机器,旁边带着几个电子设备。

小的只有课桌一半大小。

许海东指着最大的一套设备,一边招呼人拆卸,一边说道:“周主任,我知道你不是地自学专业的人,我就给你简单介绍一下吧。省得以后工作不好开展。”

周小川见状,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

“这是一台573型三分向短周期地震仪,包括DS-1型拾震器、FD-1型放大器、SY-2型石英记时钟和63A型滚筒熏烟记录器。”

说完指着旁边的像是许多水管的设备,以及剩下的一些设备说道:“那是JD-2型井下地震计。旁边的是DD-1型短周期地震仪。另外一套是DK-1中长周期地震仪。”

一边说,众人一边将设备简单的拆卸,没有拆成很小的零件,而是整体往板车上搬运。

周小川则是在那里安静的倾听着,一边一起帮忙抬设备。

一辆车只能放一套设备,捆扎好以后,众人这才小心的推着车子向新的办公室行去。

拉车的人自然是科学家监测科的两个男同志。

其他人则是扶着设备,防止绳子滑了,摔坏了设备。

一路走来,周小川也知道,这些设备,是为了以后紫蓬山监测点准备的。

小心翼翼带着设备回到了办公室。

还不得设备重新组装起来,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

众人打个招呼,便纷纷下班了。

周小川骑着车便向着家里行去,今天过的是十分的清闲。

回到家里,看着正在做饭的小米,想到自行车忘记买了。

来到厨房,见对方饭已经做好了,便对着她招呼了一声,“把火熄了,我带你去百货商店。”

小米闻言愣了一下,随后一阵的高兴。

“哥,是不是给我买自行车?马上来。”

说完,快速将锅底燃烧的柴火在灰堆里一塞,便立马去解围裙。

“好了,走吧!”

周小川见状摇摇头,带着她向着百货商店行去。

服务行业要稍微晚点下班,不耽误他买东西。

快速付钱,提着一辆新的自行车,两人向着家里行去。

回到家里,正好碰到街坊,看着小米骑着新车子都是一阵的羡慕。

这年头的自行车,基本上相当于后世的汽车了。

一家四口人,四辆自行车,相当于四辆汽车,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呢!

周小川也没有去管这些。

有这个经济实力,没必要再去委曲。

钱没了再赚就是了。

就算是做月光族,他也无所谓,反正改开以后,这钱源源不断的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