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农场内部的大变动。(第2/5页)

刘伟闻言翻了翻白眼,随后问道:“怎么不去前面看?那里听的清楚!”

“不用,在这里挺好的!”

这玩意他听的不少了,都能自己哼两句。

再说了,只要是在大院里,他都能听得很清楚。

上面卖力的表演,下面的人同样也是看的津津有味。

虽然他们也是因为特殊原因来到这里,但是毕竟太枯燥了,有个样板戏看看也不错的。

此时最高兴的,还是那些孩子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娱乐设施,看样板戏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左右,这场戏才算是结束。

众人这才意犹未尽的散去干活。

周小川见状,想到农田里的麦子过段时间要播种了,他准备去调试一下。

随后便开着插秧机出了大院。

沿着预留的田埂,一路开到了稻田这边。

带角的铁轮子在地上压出一个又一个印子。

王大龙和王本群众人见状,便围了过来,都好奇这种东西是怎么干活的。

王本群凑上来好奇的问道:“主任,听说这玩意比人要快几十倍?一天能干几十亩地?”

周小川笑着点点,“差不多吧,我也没用过啊!试试!”

说完,来到田边拔了一堆秧苗清洗干净根部拿了上来。

这个一款6株同时插秧的机器。

因为太落后,不需要育秧盘,直接在苗槽上方码放好以后,就能插秧。

弄好以后,将秧苗卡好,便启动了机器。

车子屁股后面的六个点,不时的有秧苗落下来。

“主任,有漏掉的!”

王大龙盯着插秧机,突然对着他喊道。

周小川打量着插秧机,点点头,他已经发现了,有露苗的现象出现。

本来秧苗就不多,没一会空了。

将机器停下来,周小川便在那里挑着抓秧苗的架子,同时交代众人将地上的秧苗给捡起来,重新码放在秧苗槽。

后世的育秧盘机器直接切割好,但是这种老式的,没后世那种好用!

调试了几次,麦苗已经废掉了,不过他也摸索出来经验了。

问题不大。

“主任!怎么样?要不要试试?反正现在也到了能播种的时候了。早几天晚几天没什么问题。”

王大龙在旁边对着周小川好奇的笑道。

周小川打量着水田,里面只有浅浅的一层水,倒也是适合插秧。

便点点头:“行,试试,先拔一亩地的苗,试试。”

王大龙、王本群和刘伟三人闻言,便纷纷下来田里起秧苗,周小川向着没事,脱了鞋子和几个人一起下水去了。

接近五月,中午的太阳已经有些热了,水中也不凉!

忙活了一会,几个人起出来一亩地的秧苗,开始纷纷往机器上装。

弄好以后,周小川在旁边的水沟里摆摆脚上的泥土,便上了插秧机上面。

开着插秧机下了田。

随着插秧机在稀泥里缓缓的前进,后面的秧苗被插入了泥土中。

周小川一边开着车,一边注意后面的插好的秧苗。

还行,入土2、3公分的深度,正好合适,不用再去调试了。

农场的水田都是一亩一亩的,方便排水和入水灌溉。万一涨水或者干旱,还能挽救一部分。

干旱应该不至于,旁边就是水库,怕的是涨水。

半个小时不到,一亩地就插完了,具体的是18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一天10个小时的话,能插秧30到40亩地!

速度还行,能接受。

等他上来以后王本群一直张大嘴巴,惊讶的不行:“主任,这大铁疙瘩真快啊!一天几十亩地,这100亩地,只要3天就能干完了?”

周小川笑着点点头:“差不多吧!”

王大龙也是在旁边感叹道:“我们以前都是人工插秧,一天1亩多地,这100亩,够上百人干一天的了,我还担心这些人不会插秧,到时候会弄的乱七八糟呢!这下算是放心了。”

说完,疑惑的看向了周小川:“主任,我们就100亩水田,三四天就干完了,这机器放这不是浪费了吗?”

周小川闻言脑袋一黑。

一年就干几天活,确实有些浪费了。

不管了,只能等以后农场稳定了,人手充足的时候,到时候看看这机器怎么处理了。

随后对着几个人笑道:“没事,解放出来的人手,能干其他的,这个机器到时候看情况。”

说完,对着几个人交代道:“这样吧,明天找几个人过来起秧苗,这100亩地我自己来插秧好了。”

这么少的地,还没等人学会了,秧苗就插完了。

只能等以后再看看了。

王本群点点头,“行,明天早上我安排人过来,主任你到时候过来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