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秦淮

第二日用过午膳, 沈葭就带着行李搬回了自己的院子,怀钰不在,听说一大早就出门去了,不知道去了哪儿厮混。

下午无事, 沈葭便和谢澜在院子里倒腾胭脂膏子, 还叫上了沈茹。

篮子里鲜花簇簇,有木芙蓉、绣球花、紫蔷薇, 凤仙花、还有些普通品种的山茶, 都是辛夷从南花房摘来的,花瓣上还沾着新鲜的露珠。

沈葭有一搭没一搭地扯着花瓣, 手肘撞了下谢澜的胳膊,向她打听:“你知道婉柔娘子吗?”

谢澜正嗅着手中的金蕊芍药, 闻言抬起头:“陆婉柔?怎么不知道, 七堂叔在小蓬莱的相好呗。”

话音刚落,“啪”地一声碎响, 沈茹用来捣花瓣的瓷罐倒了,花汁流泻得满石桌都是,她拿着药杵手足无措,下意识想用手去擦。

沈葭见了立马道:“你别动!”

说着掏出手帕擦起石桌,另一边的辛夷和喜儿也赶紧来处理, 谢澜扶正瓷罐,还好没碎。

众人一通忙活,终于清理干净。

沈葭问沈茹:“没伤着罢?”

沈茹摇摇头, 垂眼道:“没有。”

“你别捣了,你的手还没好, 这粗活儿不适合你。”

沈葭将药杵一把夺来塞给谢澜。

谢澜:“……”

沈葭只让沈茹帮着剪剪花枝,她和辛夷负责将捣好的花瓣放进纱布, 拧出汁水,再将渣滓淘澄干净,杜若无所事事,蹲在一旁吸着花蜜逗猫。

沈葭手上忙着活儿,又接起方才的话题,好奇地问谢澜:“你见过陆婉柔吗?她长得漂亮吗?”

谢澜摇摇头:“没见过,只听说她是近日秦淮河声名鹊起的名妓,那些文人酸秀才们好像还评了个榜,叫什么‘金陵十二钗’,她就居钗首。去年上元节,秦淮河里头漂满了贴着她名字的河灯,七堂叔也占了一份。”

沈葭顿时了然。

秦淮河是金陵城有名的烟花之地,而且紧邻着江南贡院,才子佳人隔河而居,惹出不知多少风流韵事。读书人惯爱附庸风雅,时常一起评比青楼娘子的品貌,生拼硬凑出什么“留都四姝”“秦淮八艳”的名妓榜来,这个“金陵十二钗”,想必是沈葭在京城时新出的榜。

上元佳节放河灯,也是金陵的旧俗,原本是为了祈福,但近几年逐渐成了秦淮河妓.女们比拼魅力的活动,谁的河灯多,谁就越受欢迎,出的风头更大。

沈葭知道以舅舅的财力和个性,要么不出手,一出手绝对一骑绝尘,恐怕是奔着千儿八百盏去的,这个婉柔娘子想必出足了风头,难怪能高居金陵十二钗榜首,可惜去年自己远在京师,没能见着这一盛景。

谢澜见她咬唇一脸惋惜,就知道她在想什么,笑道:“你想见见这位传闻中的婉柔娘子?”

“可以吗?”沈葭眨眨眼。

“怎么不可以?珠珠想见,必须可以,这事包在我身上了。”谢澜大包大揽下来。

沈葭还以为她能想出什么妙计,却见谢澜一扭头,使唤自己婢女:“去东府把淙二爷叫来。”

淙二爷大名谢淙,是王氏的次子,谢澜的嫡亲哥哥。

正巧这阵年关将近,谢氏商行里忙得热火朝天,连一向不爱理事的谢淙也被谢翊抓去查账,丫鬟在东府没找着人,派了个小厮去铺子才见到人,谢淙早熬得两眼发青,听说妹妹找,揪着这借口就溜之大吉,一口气奔到西府浣花小筑,沈葭她们已经制完胭脂了,只等上屉蒸,正悠闲地品着茶。

一般来说,成年的兄长为了避嫌,要尽量少去内宅与妹妹碰面,但谢家却没有这个规矩,他们兄弟姊妹打小一块儿长大,关系都亲厚得很。

谢淙先同妹妹们见过礼,又皱皱鼻子,笑问:“这儿怎么这么香?”

“刚制完胭脂膏子呢。”

谢澜不同他多话,单刀直入提要求:“哥哥,待在宅子里没意思,你带我和珠珠出去玩儿呗。”

“行啊。”谢淙坐下,一口答应,“你们想去哪儿?城内还是城外?听说梅岗的梅花开了,带你们瞅瞅去?”

“梅花有什么好看的,东府多的是,我们要去小蓬莱。”

“什么?!”

谢淙刚喝下一口茶,又噗地吐出来,震惊地站起身,看着自己妹妹道:“你说要去哪儿?小蓬莱?小蓬莱那是你能去的地方吗?!”

谢澜吐舌,扮个鬼脸:“你能去,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再说了,是珠珠想去,我们要去看看七堂叔的相好。”

“是啊是啊,”沈葭立马接话道,“二哥哥,你就带我们去罢。”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谢淙坚决地摆手:“你忘了小时候你求着我带你去秦淮河,然后呢?七堂叔差点没把我打个半死!腿都给我打折了,我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

谢澜道:“那时候珠珠还小嘛,七堂叔怕你带坏她,才打你,现如今她都嫁人了,你就当带她出去开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