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师徒情深(大结局下)终章

“快起来,好好让为师瞧瞧……”

快步冲到了高璋跟前的赵佶,伸出双手,将高璋给搀扶了起来。

看到此时业已经红了眼眶的高璋,同样红了眼的官家赵佶,用力地拍打着高璋的肩膀,久久不发一言。

隔了许久之后,这才回身抬手,东华门上方,出现十数名侍者,将一张宽幅达三丈,足以遮盖整个东华门的帛布摆放到了女墙上,手一抛。

“小高,这是为师花费数月时间,这才绘制完成,送给你的礼物。”

而此刻,官家赵佶的声音在高璋的耳边响了起来。

随着帛布翻卷之间,高璋这才看清楚,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画作。

而是一张宽达三丈,垂落下来也有接近三丈高度,巨大无比的大宋疆域图。

随着这张大宋疆域图的垂直落下,在城门内外,城墙上下的数千大宋禁军士卒,犹如操练了千百遍一般,齐声怒吼。

“恭贺渤海郡王殿下光复燕云十六州,恭贺大宋圣君,还历代先皇光复燕云十六州之遗愿……”

伴随着那数千大宋禁军士卒的狂呼,早早就已经在城内外聚集的无数大宋百姓们,也随之而兴奋地呼喊起来。

那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激荡得高璋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而官家赵佶大手紧紧地握着爱徒高璋的手,满脸尽是骄傲与得意,肆意的大笑不停。

看着这位两鬓已然飞霜的师尊,回想到这些年来,师尊一直力排众议,给予自己全盘毫无保留的信任。

也才使得自己可以大展拳脚,将那燕云十六州的军政仔细地梳理好。

不管是燕州十六州的官员任免,还是军队的调遣,师尊在后方,也是尽了他的全力。

而今,燕云十六州已经渐复安宁,那喧嚣的战乱,已然尽数被阻于长城之外。

金国与那中辽和南辽,以及大元国之间的争战,仿佛没有止歇的尽头。

而大宋这几年来,借着与北方列国的关系都颇为密切的机会,大肆发展战争财。

大量的武器装备从中辽、南辽、金国的手中获取了无数的财富。

也正是得到了这大笔财富的支撑,才能够使得燕云十六州得以在短短数年之间飞速的发展,与北方诸国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有着师徒之谊的君臣二人,在万众瞩目中双手交握的画面,久久地在无数双目光中定格。

喧嚣声仍旧在此起彼伏,这并不妨碍这对师徒在人群中低声交流。

“小高,为师等你可是等得好苦啊……”

“如今你终于回来了,为师也终于可以前往东岳泰山行封禅大典了。”

“若是没有你在为师身边,为师会觉得这封禅大典缺点什么。”

“师尊如此爱弟子,实在是令弟子惶恐……”

“哈哈,你呀,还是一点也没变,你放心,为师也没变。”

“你可知道,蔡卿已然老迈,精力难继了,为师就想着,等你回来,正好由你来接替蔡卿手中的重担。”

顺着师尊赵佶的大手所指,高璋抬眼看去,看到那越发显得老朽,须发如雪,皱纹如菊的蔡京正朝着自己望了过来。

“师尊,弟子不愿。”

“嗯,嗯?”听到了这个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答案,官家赵佶满脸错愕地转过了头来,朝着高璋望去。

“师尊,弟子这些年来,一直在外,为师尊分国事之忧。”

“如今天下大治,大宋国势昌盛,犹胜汉唐,而师尊您也因国事两鬓飞霜。”

“弟子想好好的陪伴在师尊的身边,好好的聆听师尊的教诲,侍候师尊,以尽孝心。”

赵佶呆愣愣地看着这位语气诚恳,表情真挚的爱徒,听着他这些赤诚之言。

不禁又将思绪回拔了数载,回想到了当初自己与小高师徒相得的那些惬意时光。

忍不住下意识地晃了晃高璋的手,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

宣和五年七月,已然老朽不堪的蔡京辞相,以司空、魏国公致仕。

高璋拜相,奉命主持泰山封禅大典,宣和六年秋,泰山封禅之后,天子赵佶宣布改元中兴,大赦天下,推恩百官。

高璋由渤海郡王改封东平郡王,加食邑千户。

也就是在这年秋天,金国第三任皇帝完颜斜也亲征大元国,不料被守城的元国将士流矢所伤。

归国不久之后,因为箭疮复发身亡,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完颜宗峻之长子金太完颜亶登基为帝。

功绩名声皆不显,才十多岁的完颜亶登基为帝,主持相位多年的完颜撒改亡故之后,一干野心勃勃的完颜氏族豪强,渐渐地不再像当初那般一条心。

中辽皇帝耶律淳病故之后,其子耶律阿撒登其为帝,萧普贤女垂帘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