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明发天下的大宋官家告辽国天子书……(第2/3页)

如今流亡到了我大宋,我大宋作为辽国的兄弟之邦,官家也属于是这位辽国皇子的叔伯辈,自然不可能仅仅只是保证对方的安全那么简单。

当然要给予对方一位亲王殿下的待遇,同时,作为长辈的大宋天子,还需要为这位辽国皇子的教育操劳。

等到这位辽国皇子来到了东京汴梁,肯定还要继续读书学习文化知识。

所以,希望朝廷考虑一下,能不能委派我大宋朝一位或者是几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大儒。

请他们为这位辽国皇子传道授业,让这位辽国皇子接受我大宋儒家的思想文化传承。

让对方先天上更加地亲近我大宋……

这个消息一出,就如同一根巨大喷香的肉骨头丢在了朝堂之上,瞬间就令这些自诩满腹诗书的大宋臣工们激动到差点捞衣挽袖,当庭分个高下。

能够以大宋的忠臣的身份,去教授一位辽国的皇子儒家典籍,被辽国皇子尊称一声老师。

这哪怕是只能当上一天辽国皇子的老师,这也必定会成为他们毕生的荣耀。

日后哪怕是脑血栓瘫在榻上,自己的儿孙都会指着自己,骄傲地告诉其他人。

看,我爹当年学识之渊博,在我大宋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儒。就连那辽国人都知晓,不然怎么会被官家看中,成为那位逃到我大宋避难的辽国皇子师长?

朝堂上那些饱学之士们,开始了一场不见血的激烈争斗。

当然,辽国皇子避难入宋所带来的影响,自然也是大大地提振了大宋军民的士气。

而官家与一干重臣商议之后,很快就派遣使节前往辽国。

毕竟大宋与辽国乃是兄弟之邦,现如今大宋官家与那辽国天子属于是同一辈人。

而那位辽国皇子,就相当于大宋官家的子侄辈。

作为长辈的大宋官家,当然要替这位子侄说上几句公道话。

劝一劝那位辽国天子,不要瞎鸡儿胡闹,想想你的亲爷爷当年也是受了贼子蛊惑,导致了你们辽国的“乙辛之乱”。

而今日,又出现了类似的事情,好在我这个当叔叔的心肠软。

第一时间就将你耶律延禧的好大儿给保护了下来,现在,就是希望你能够反醒一下自己,是不是身边又出了奸佞之臣。

不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破事来。

何况现如今你们辽国外患未平,现在又要搞出内忧。

总而言之,官家赵佶顾不上休息,呕心泣血地整出了一篇告辽国天子书遣使北上。

另外,又按照小高这位聪明的爱徒的建议,将这份告辽国天子书全文刊发在大宋《东京商报》、《江南商报》上。

如此一来,足令大宋、辽国臣民皆尽知晓了那现如今糜烂不堪的辽国的黑历史。

更看到了现如今名声越来越好,越来越受大宋臣民爱戴的官家,居然这么牛逼,都已经开始用话术去PUA那辽国的天子。

这样的爽感,着实令宋人扬眉吐气不已。

文妃的亲弟弟萧昱总算是没有让高璋白白的浪费表情。当然这也跟辽国朝堂里边不少大臣,颇为同情那位颇有贤名的文妃娘娘有很大的关系。

在宋国的商贾的接应之下,他伪装成为了一名商贾,随同大宋的商贾跨过了黄河,安然地进入了平夏路境内。

当知晓了自己好姐姐文妃娘娘的亲儿子晋王耶律敖卢斡也已经逃到了大宋避难之后,便第一时间请求大宋边臣将他也送往晋王殿下身边。

萧嗣先这位南京留守,在收到晋王耶律敖卢斡逃难到了大宋境内的消息,还是得益于那些大宋刊发的报纸。

当获悉这个消息之后,萧嗣先直接就被吓坏了。

虽然他睿智的亲哥因为他的愚蠢,没有让他参与此事,可是作为亲弟弟的他还是多少了解一些兄长到底在做些什么。

之前那文妃娘娘被天子下令鸠杀的消息传到了南京之时,萧嗣先可是悄悄地暗喜了一段日子。

可是那些记载着宋朝天子写予大辽天子的那封书信,居然公开在那些宋国的报纸之上。

在整个南京道已然引发了巨大的动荡,不论是那些辽国普通百姓,还是辽国官宦。

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至今都才刚听闻文妃与她的亲戚联手晋王意图谋反。

结果这边宋国的天子站了出来,直指辽国天子身边有奸佞,晋王殿下是好孩子,你这位辽国天子昏庸,连自己的女人和忠臣都杀。

这么下去,定必又是一场“乙辛之乱”般的大动荡。

萧嗣先手忙脚乱之下,第一时间下令收缴民间的宋国报纸,一面遣心腹飞报那尚在中京道的亲哥萧奉先。

……

“想不到陛下居然如此优柔寡断,岂有此理,那耶律淳手握重兵,又向来与晋王一党亲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