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高璋的那封八百里急递功莫大焉(第2/2页)

大宋向来缺马,骑兵更是极少,很难有成建制的骑兵,而且但凡是骑兵,多在边镇。

而在东京汴梁,仅仅只有一数目数不到一万的精骑。

这一下子就拔出了近三分之一,为的就是保护高璋的安全。

这踏马怕是皇子出巡,都没有这等待遇吧?

看到那杨戬快步疾行离开之后,官家赵佶,终于如释重负地倒靠在了榻上,终于放下了心中大石的他,这才安然地睡了过去。

……

蔡京与童贯二人心情十分复杂地朝着宫外行去,将近宫门之时。

蔡京这才忍不住停下了脚步,朝着童贯开口相询。

“童观察,方才在垂拱殿中,你为何要附和那吴执中,举荐高璋那小子……”

早就已经猜到多次欲言又止的蔡京会问这个问题的童贯,自然不可能告诉蔡京,因为高璋那小子,乃是官家唯一的衣钵弟子。

官家想要让他建功立业的目的十分明确,咱家敢拦吗?

不过童贯也早就编好了一个相当完美的理由。

“蔡相啊,你我能够只受官家之训诫,而还能够安然于朝堂。”

“不得不说,高璋的那封八百里急递功莫大焉……”

“他高珪璋如此大度,将犬子与汝六郎之功勋尽列于其上,使得你我免受那朱氏父子谋逆的池鱼之殃。”

“咱家又焉能不作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