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滴充满了艺术家皇帝真挚情感的眼泪(第2/2页)

将书信小心地放入了怀中,深深地看了一眼那幅高挂起来的画作。

“将这幅画暂且先收起来,走,回书房。”

“啊,是,奴婢遵命。”

……

回到了书房,书房里边也放置了冰盆,但是难耐暑意甚烈,屋子里边并不凉快。

可是此刻,最是厌热的官家赵佶,此刻却就在屋中的书桌前,开始抄笔,对着那幅高璋的画作,开始了临摹。

哪怕是官家一句话也没有说,兴许是觉得这些凡夫俗子,根本就不会明白艺术家那种纯洁而又崇高的思想境界。

但是,作为看着官家赵佶长大的杨戬,从官家之前在那亭内黯然落泪,到现在不顾汗生两颊,犹自在兢兢业业地搞临摹。

足以证明,那位足智多谋,手段花样百出的状元公,怕是又用他那出神入化的伎俩,又再一次深深地打动了官家。

杨戬默默地研磨着墨汁,若有所思地一扭头,就看到了高悬于书房之中的那两副几乎没有什么分别的《少年中国赋》。

又回过了头来,看着官家赵佶那认真到近乎于严肃的表情,还有那小心翼翼临摹的笔。

让杨戬甚至都有些期待,想看看这个时候,有没有不怕死的角色,敢蹦出来攻讦那人在江南的状元公。

不过想来,一直很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状元公,应该还没到蔡京又或者是童贯那种人憎狗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