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画像 你与你先祖,长得可真像啊……

夜晚静悄悄, 日出长路漫漫又迢迢。

接下来半月。

沿途大小千米山二十几座,座座野山、野径、野路子。

五人在这些山中穿行,有乱石峻峭难行的峡谷, 泥泞的山路, 骤升陡降惊涛骇浪的高峰。

还有处处荒芜险象环生的悬壁。

东方青枫,刘司晨,鹿三七,元樱他们可以。

但祖宗难带又难养。

原本七日的路程,走了半个月。

半月时间,阙家这祖宗原本鹅蛋小脸,已经瘦成了瓜子脸。

任谁看了都心疼。

林中蚊虫多,偏不爱叮旁人,只喜欢阙门祖宗那身嫩皮子, 右脸颊被叮了,有个红点,脖子也叮了一处, 红红的一个点。

露出来的手腕也是。

明明从上到下, 包得最严实, 只露了脸和手,却只有她被叮得最严重。

出行前,鹿三七在阙清月的那件厚实的孔雀蓝披风内, 缝制了天丝避煞符,并将这件披风稍微改良了一下,风帽可戴在头上遮挡风雨日光,挡风祛寒, 披风底下收拢起来, 兜住里面的衣服, 避免刮蹭。

靴子也换了黑色。

但这样防不了露出来的皮肤。

刘司晨还心想着,不就是被蚊虫叮咬一下,那有什么?他们两军对垒行军打战时,天天山里滚泥里爬,小小蚊虫而已,算得什么?蛇虫都经常遇到,遇到了扒皮取胆,上锅喝汤吃肉。

这阙氏祖宗,多少娇气了些。

直到他看到坐在石头上的阙氏小公主。

阙清月微仰着头,侧着脸,元樱正在往她脸上涂一种消肿解毒的药草汁。

其它几人不远不近地瞧着,那脸颊叮咬的红点。

在雪白皮肤上异常明显。

阙家祖宗的神情看着还算淡定,但是总给人一种可怜兮兮又美又惨的视觉。

天赐白皮,一点虫子叮咬的红,就让人觉得动心动肺。

好似水晶破碎了,美人毁容了,羊脂中间一渣黑。那种美好的东西,被打碎,被污染,被毁坏的可惜感。

油然而生。

刘司晨:“……”

“这可恶的虫子。”叮谁不好,非得叮她?冲我来!

祖宗受点苦,受点伤,是真惹人心疼啊。

别说刘司晨看着不忍,另两位也不逞多让。

半月时间,其它人处处照顾她。

宁愿走的慢点,麻烦点,也求这位祖宗莫要瘦了,莫要病了,莫要凉了热了。

每次遇到不好走的路,他们四人会先走,踩出一条路来,再让阙氏祖宗跟着走过来。

阙清月看着不似世俗中人,长得一脸一身受不得苦的样子。

但路上没喊过苦,异常听劝,让她停便停,让她走便走。

她知道,这是自己回京之路,该渡的劫,该受的苦,抱怨没用。

所以她能忍则忍,尽量不给他们多添麻烦,每日手拢着她的披风,他们走,她也走,他们歇着,她也坐一会儿,但几乎走哪坐哪儿。

哪怕有虫子咬她,也只是先躲一躲,实在躲不开就跑到元樱身后,让元樱赶走,或者跑到东方青枫身后,让他赶。

只是咬完会盯着那个包看半天。

她不喊疼,可把其它几人心疼坏了。

鹿三七一路找啊,终于在座小山上,发现一株不起眼的草药,它的叶子有强烈的祛蚊虫功效,极是稀有。

于是缝个香囊,将叶子碾碎,让阙清月随身佩戴。

但一株几片叶子,不够。

东方青枫一人寻遍方圆十里山脉,找到了十余株,鹿三七摘下叶子,晒干,放进她披风兜里。

自此以后,阙氏祖宗有大量的驱蚊草在身,蚊虫总算不近身了。

可祖宗难伺候,也更难喂养。

虫子不咬了,但好不容易养出的气血,现在因为赶路,吃不好睡不好,天天翻山越岭。

辛苦可想而知。

元樱再多的照顾,条件有限,也只能让祖宗舒服一点,何况这祖宗,鲜美的肉她不吃,羊奶也不喝,众人只能天天四处给她找野味素菜果子。

鹿三七顿顿用陶罐煲汤给她喝。

好在正值秋季,山中处处有宝,不用担心填不满五脏庙,只要肯找,很能找到些不错的野生药食双补的植物,刚出土时效果最佳,有的年份还很好。

东方青枫处处留意,在一处山谷石壁下,采到一株人参,观其龄,应该有三十年。

鲜参,再配上竹笙蘑菇,甚是美味。

竹笙蘑菇人参汤,红枣猴头菇汤,薯仔木耳杂陈汤,鲜人参玉瓜汤,甜姜花生栗子汤,山药野菜野木耳汤。

每天换着花样,当日能采到什么野味,就会给她煲什么汤,每两日会放些人参须须,元气这东西不能补过了,也不能不补。

前几日发现,山谷里有一株野梨树,结了很小的黄梨果,吃起来酸酸甜甜,口感颇佳,可以给那挑食的祖宗当零食,还在谷中采到极为滋补的一兜野生红枸杞,与偌干野酸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