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八面出锋,虎亦算人(第3/4页)

然后,就只听得无数声厉喝,以及兵器被扔在地上的声音。

先前还杀得你死我活的战场,很快就平息下来。

……

“师姐,可还能再战一场?”

陈平笑眯眯的看着韩小茹,惊奇的发现,这大妞不但没有丝毫疲倦,双眼神光灼灼,气息愈发强大起来。

感应中,对方似乎离着突破先天中期也不远了。

‘果然,这门混元法就是专为战场而生,在杀伐中成长,千锤万击之下,越打越强。’

“别说是一场,再战三场,也不在话下。”

韩小茹捋了捋刚刚洗干净的湿发,笑容明媚大方。

与当初灯会初见那会相比,面上精致依旧,却是已经少了许多稚气,一股英武之气扑面而来,让陈平都几乎感觉这是两个人了。

当然,除了形象有了变化之外,这家伙说话的语气,仍然是傻气冲天。

“什么连战三场,就算你受得了,麾下将士也受不了啊。”

陈平呵呵轻笑:“这样吧,清江府尽起兵马,攻占兴庆府,如今内部空虚,兵力不足,你就领骑兵五千,步卒一万,把清江全境打下来。”

“这倒是不难,只不过,地方官员?”

韩小茹不怕打仗,她只是不耐烦处理政务,毕竟,她很了解陈平的治政方略,知道并不能如同东木军那般,把府县弄成一团糟。

“原先生,此事劳烦你辛苦一趟。”

陈平叹了口气。

心道这文臣谋士还是太少,招贤榜文看来是不得不早点张贴出去了。

他也不求前来应聘的文士到底有多少文采,只要能通晓俗物,知书达理就可以。

甚至,还可以不问出身,不问过往经历。

只要是愿意诚心效力,就能给个官做。

想必,再怎么样,都能收集一波人才。

“三位将军既然已经是自己人,本将自也不能让几位受家小分离之苦,元通师叔,你带三百精锐,去清江府,把三位将军的家小迁来兴庆。”

停了一下,陈平又看向面容苦涩的萧童、余寒山和梅羽三人。

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题中应有之意。

虽说在沧龙印的光环之下,他能感应得到,四灵八将中这三位,战败之后没有太多抵触之心的就降了自己。

但凡事有个万一。

他就是要把这个万一的可能也解决掉。

从今以后,这三位难得的领兵将才,只能跟随自己南征北讨。

“是。”

邓元通笑着应道。

“安民,征兵,此是重中之重……就由小桌子你主持十三县事宜,可能胜任?我封你做兴庆府知事郎君,八品,带一营骁骑,主办此事。”

“定然不负主公信任。”

小桌子,如今已然恢复了大名,叫卓孟。

与刚刚初见那会的落魄凄凉相比,此时神情儒雅,面色微黑,眉宇之间颇有一些精悍老辣之气。

这些日子跟随原秋历练,处理政务,每天办理许多事情。

虽然忙得跟狗一样,但是,他却乐在其中。

原本面上的那股阴郁不平气息,也终于消失不见。

竟然硬生生多出了一些威严。

“如此甚好。”

陈平分封职位,三言两语把十三县的事务分派了下去,赶鸭子上架把混元宗众弟子安排一些作为十三县主将镇守,也就不再去考虑这些杂事。

歇了一日之后,领着两万骑兵与两万步卒,回归兴庆府。

他可没忘记。

相对于清江府出兵的东木军三将,崔家那里从西面发来的兵,才是心腹大患。

若是不好好应对这一役。

兴庆府刚刚稳定下来的局面,很可能立即崩坏。

……

兴庆府,清江三十里外,一艘大船漂在江上,无数灯笼照得船上恍如白昼。

沿江所在,有大大小小数百船只,隐隐有煞气升腾。

“枯木长老,这是第三批血食,接下来,再去沿江掳人,恐怕就会惊动宣武卫了。”

一个魁梧汉子赔着笑,伸手向后一挥,就有大群劲装汉子,绑着老老小小约五十人推上了甲板。

耳中就响起一片哭嚎声。

“厉元东,你这办事手段不行啊,我长河帮几时这般憋屈过,不说精壮吧,至少也得多捉一些人口前来。

老夫正处于关键时刻,可不能耽搁五阴冥气的修持。不管你想什么办法,至少三百人,明日,就要见着,否则,你这新上任的兴庆分舵舵主,也不要再做了。”

“是,属下再想想办法。”

厉元东苦着脸,心想若是以前,别说三百人,三千流民都能给你拉过来。

可是,眼下陈平主政兴庆府,四面出击,斩杀作奸犯科之辈,能捉到这五十人,还是因为那位宣武将军、兴庆之主带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