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3/4页)

韩江雪颔首向所有记者示意表示感谢:“各位,这里毕竟是医院,还是不要过分打扰到患者的休息,就此谢过。”

月儿心里满满都是感动,可转头便投入到了紧张地护理当中。往日里说她闲话的义工早就换上了谄媚的笑意,月儿微笑点头,并不是释然,而是从未在意过。

月儿原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圆满结束了,谁知第二天各色媒体狂轰滥炸一般报道了韩江雪关于“新女性”的论断。再加上韩家特殊的地位,影响力可见一斑,很快便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天津卫各色名流,来天津开会的各方代表,都恨不能一夜之间将自家女眷培养成精通医术的杏林妙手。

第二天一大早,医院便涌进了一大批穿着华丽,前呼后拥的贵妇娇小姐。

都争先恐后的要在医院做起义工来。一来为了不落于人后,向世人宣告自己也是可以走出家庭的新时代女性。二来都带着或夫或父的任务,靠着“夫人外交”接近这位最接近东北权力中心的女人。

月儿并不喜这种被众人簇拥着的感觉,每一张笑容后面都带着难以琢磨的深意。更何况这群娇小姐进了医院之后,虽然有文化,却鲜少有能吃苦的。

义工之中的攀比心,就更重了。

想到这,月儿便有些打了退堂鼓,索性医院也不缺人手了,便决定急流勇退了。

韩江雪倒是诸事由着她的性子,可在她去向院长请辞的时候,院长却说什么都不肯答应了。

当初恨不得她不来的是这个院长,如今生怕她不来的又是这个院长。

面对月儿的请辞,说院长没有私心是不可能的。她如今是教会医院的一个活招牌,同样也是医院的财神爷。

有她在,各色名流才愿意送女眷来。有这群女眷来,才有可能有捐赠。

世间万事,无论本心如何,想要顺利开展,没钱总是不行的。

慈善亦然。

不过如果说完全为了这点私心,又把院长罗伯特说得不够光明磊落了。毕竟远渡重洋来到世界东方,罗伯特总不能只为了钱。作为院长他的薪水微薄得可怜,很多时候还要靠朋友救济。

他之所以这么想让月儿留下来,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月儿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在学习上的天赋。

“如果你就这样半途而废了,太可惜了。”

月儿何尝不觉得可惜呢,可是这一切已经偏离了她的本心,已然不是她冲破层层阻力来到医院时的情状了。

“我以为,少夫人是一个遇到困难会想办法,逆流而上的人。”罗伯特话里有话,多少带着一点激将法。

月儿想了想,仍旧觉得困难重重。

之前的所有努力,还都是在自我进步。向内自省然后外化于形,每一份坚持都做到独善其身就好,可如今一股脑涌进来这么多人,还都是骄矜气十足的女人,月儿也无可奈何。

“除非……”月儿想了想,但最终没有说出口。

不太现实,她自己也知道太过理想化了。

罗伯特倒是有耐心:“除非什么?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喜欢说话吞吞吐吐,让我很困惑。”

月儿摇头:“并非我生性喜欢卖关子,只是我想出来的法子不太可行,说了也无益。”

“说来听听,总不需要花钱。”

月儿轻哂,这个罗伯特果然来中国有些年岁了,也学得国人诸事用值不值钱来衡量了。

“之前在做义工的时候,我就发现,我们的义工就是按照时间来轮岗,没有任何标准去……去衡量她们的工作是否让人满意。”月儿搜肠刮肚,仍旧没有找到合适的措辞。

罗伯特倒是听明白了她的意思:“我想你说的,是缺乏考核标准。”

月儿不太懂这么专业的词汇,但觉得大体是这个意思,继续说道:“无论做得好与不好,都很少有被辞退的。当然,那时候我们缺人,不得已而为之。但现在不同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如果再没有一个衡量标准,那么混日子的叫小姐们很快便将原有的义工都带坏了,最后您会看到,人多了,却没人干活了。”

罗伯特点头,深以为然,还不忘夸赞一句:“真想不到,如果不是听说夫人主修文学,我还以为夫人是学习管理的呢。”

月儿心中苦笑,你想不到的事情多了,你又能想得到我是青楼里培养出来的学“管理”的么?

她不置可否,岔开话题,继续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另外,这诸多事情的由头,不过是因为我是唯一一个会做心肺复苏的义工。长久以来我们的义工几乎没有医学知识,只如同家仆一般照顾起居,做一些换药类的简单活计。这样一来医生护士的压力非常大,而且遇事不知如何处理,回耽搁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