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福全斯基的大计划!(第2/3页)

福全斯基回答:“他们是通过组织天地会来掌握议政会,用制定约法架空皇帝,办学堂办报纸宣传原君主张,保护国人利益等办法,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

路易十四听得心都有点慌了!

大明的共和不仅进步,而且还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直接抄到法国,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啊!

“可,可这是怎么做到的?”路易十四接着追问,“大明的皇帝怎么肯交出天父赋予他的权力的?”

“陛下,”福全斯基解释道,“虽然中国的皇帝被人称为‘天子’……就是天父之子!但是中国人其实早就知道这不是真的,因为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王朝更替,天父之子根本得不到天父的庇佑,所以皇权早就不再神圣了。

而当今的大明皇帝之所以可以成为皇帝,就是因为包括大将军、左右丞,还有其他义军领袖和国人领袖的支持。实际上,在如今的大明,议政的权力不来自皇权,反而是皇帝的皇位来自议政会的支持。所以皇帝理所应当受到议政会的约束……”

“既然皇权不再神圣,大将军和两位‘丞’又可以将大明皇帝扶上台。那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路易十四又不明白了——他可是熟知罗马历史的,罗马西帝国的86个皇帝中有68个是非正常死亡的!

做掉皇上自己当皇上,基本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法”了!

不过即便罗马皇帝是个高位职业,路易也准备承受罗马皇冠之重!

唔,反正死的不可能是他!

因为他是重建罗马辉煌的大帝!是人人都敬畏的太阳王,只要他在世一天,所有人都得夹起尾巴做人。

福全斯基回答:“因为中国的皇位早就失去了神圣性,所以每一个新王朝成立之后,都要对开创王朝的功勋之臣展开一轮屠戮,以确保皇位可以在一家一姓之中掌握得更久一些。

而这一代的王朝开创者们决定打破这个死亡循环,他们的领袖干脆不登基,而是找出前朝皇帝的直系后裔,将他扶上皇位当个傀儡……这样他们就能保持和睦,真正做到共富贵了!”

路易十四沉默许久,点点头道:“看来这一代中华帝国的开创者都是聪明人,他们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福全斯基也叹了一声:“陛下,这是大明帝国的幸运,但也是大清、大周两国的不幸!”

路易十四看着福全斯基:“亲王,看来你并不看好大清帝国的未来……那你还想夺取这个帝国皇位?”

福全斯基说:“陛下,我要夺取的是大蒙古国的汗位,而不是大清帝国的皇位……所谓的大清,只是爱新觉罗家族占有的汉人江山的那部分。而我们家族在征服汉人江山的同时还征服了蒙古世界,夺取了大蒙古国的法统。而这一部分,即便是明朝鼎盛之时,也没有能将之征服。倒不是因为明朝鼎盛时期的武力不够,而是一帮种地的要征服一帮游牧的,实在太过困难。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在荒凉无垠的蒙古世界扎根!

所以现在的新大明也不会在蒙古世界花费太大的资源……因为现在世界上有太多更容易征服的土地在等着新大明!因此在我夺取大蒙古汗位后,大明和蒙古完全可以成为朋友……大蒙古还可以为罗刹、大明、奥斯曼、波斯和印度之间的贸易提供通道……”

历史上明朝对北元的追杀不可谓不努力,朱元璋时期八次征伐草原,朱棣则打了五次。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强盛一时的明王朝都可以扫荡草原,但汉人农民却没有办法在草原扎根。

农民留不下来,军队自然也没办法在蒙古草原的腹地驻扎,守个漠南蒙古已经是极限,甚至后来宣德帝为了省钱,连漠南蒙古的大部分地盘都弃了。

而现在东亚世界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世界上有那么多容易拿下,而且还能让汉人农民舒舒服服立足的地盘,干嘛非得和蒙古人争一块放羊的土地?

而且过太平洋去新大陆所需要的时间,甚至还比从北京跑到蒙古大草原上放羊的时间更短,运输成本更是低了不知道多少!

所以这个账一算就知道,大明在收复中原之后,最多拿下漠南蒙古当个缓冲,不会对大蒙古赶尽杀绝,没那闲工夫,成本也太高。

甚至大明帝国都不会去封锁大蒙古……完全没有那个必要了!现在打仗靠棱堡,靠枪炮,蒙古人在这方面没有什么优势。新大明与其将他们当成敌人,不如把他们当成原材料的采集地和商品倾销地。

由于地缘的原因,包括喀尔喀蒙古在内的整个蒙兀儿地区,都将是大明可以独占的市场和原料采集地……甚至罗刹帝国统治下的西伯利亚地区,也包括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