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跨国公司,流浪皇帝(第2/3页)

“这个办法挺好的!”

“三家出钱,有事自然应该三家一起商量……”

“不过这个西征的兵费应该怎么出?”

“是啊,百万本金也不够啊!”

吴周、大清这边的人对于蒙古东印度公司怎么运营管理并不感兴趣,他们关心的还是为西征筹饷。

李中山笑道:“这个也好办,只要大蒙古国、察合台汗国授予蒙古东印度公司开辟西域和印度商路的贸易管理权、征税承包权,蒙古东印度公司就能向大明、大清、大周境内的商人借贷。多了不说,几百万两还不是小菜一碟?而且这几百万两也不需要大蒙古国和察合台汗国偿还,只需让蒙古东印度公司通过贸易管理和包税收回本金、利息就行了。”

常宁一听这话可乐了,一拍大腿道:“这不就是让蒙古东印度公司当色目商人吗?”

李中山点点头道:“王爷您高见,当年蒙古人统治汉地,用色目商人来刮汉地的钱。现在换成蒙古人统治色目人的地盘,就该用汉人商人刮色目的钱了。”

“可咱上哪儿去找那么多能去西边刮色目人的奸商?”明珠皱着眉头问,“世凯,你们大明的徽商、海商、粤商能行吗?”

“他们不行,”李中山摆摆手,笑道,“这不有山陕老西吗?蒙古东印度公司可以把下面的贸易路线和包税权,再发包给陕商、晋商……我大明的徽商、海商、粤商只管投资分红,放债收息就行。”

山西和陕西的商人一度是并驾齐驱的,不过后来晋商搭上了大清朝的路子,就完全压倒陕商了。如果历史上胜利的是李自成,晋商恐怕就得被陕商踩在脚下了。

而如今大清理财靠晋商,大周理财靠陕商,而大明的工商业则靠徽商、海商、粤商。如果论及这几大商帮的实力,山、陕商人肯定是不够瞧的,但是走西口还是得靠他们。

不过让李中山没想到的是,大明东南沿海最大的奸商,私家船队的总吨位堪比荷兰海军、英国海军的郑经,最近也找到了一个可以替自己干脏活的流浪皇帝……就是那个耿精忠!

耿精忠在琉球的所作所为,可以瞒得过西班牙人和李中山(李中山的情报网还覆盖不到琉球,所以郑经不报告,他就不知道),但是却瞒不过东亚“海霸王”郑经。

不过郑经却没有把耿精忠霸占琉球还在到处坑蒙拐骗,想要流浪去新大陆的事儿告诉李中山。

这是因为郑经是闽南、潮州海商的“大哥公”。而闽南人、潮州人在吕宋被西班牙人屠了又屠,给当成肥猪宰!所以郑成功、郑经父子对西班牙人恨之入骨。郑成功病死之前就在策划进攻吕宋,而郑经在参与反清复明之战前,也在考虑要不要入侵吕宋。只是因为北进福建的机会突然来了,他才暂时搁置了这个想法。

但是现在郑经已经拿下了福建的实际控制权,并且利用大明翼王的名号和自家强大的海上力量,将遍布南洋的福建、广东商人组成的网络,完全控制在手了。

有了福建的实际控制权,有了南洋的华商网络,再加上广东佛山这个东亚兵工厂可以源源不断向他提供先进的枪炮武装他的军队,郑经自然想要把西班牙人从吕宋赶走了。

不过他也清楚,和西班牙开战并不是大明的国策——大明现在只有三分天下,而且内部还没有整合好,根本不可能和西班牙打仗。

所以他在发现走投无路的耿精忠准备去新大陆冒险之后,就很够意思的想在背后用力推上一把……甭管耿精忠在新大陆怎么死的,只要他能吸引住新西班牙有限的兵力,郑经就能投机取巧夺取吕宋了。

而在夺取吕宋之后,郑经还可以通过出卖耿精忠,同西班牙人和解,并且分享太平洋贸易线……真是完美啊!

如意算盘一打定,他的使臣翼王府行军司马冯锡范就带着耿精忠的妻子儿女,登上了小小的琉球岛。

“皇上,您的妻儿和其他被俘的靖军将士还有他们的妻儿,都被大将军府流放到了大员岛上!”

在耿精忠的将军府,也就是原来的萨摩藩的在番奉行所内,冯锡范将耿精忠的妻子(岳乐的女儿)和儿子一并交还后,又告诉耿精忠一个事关重大的消息——耿精忠所部的家眷,居然被郑经弄去当人质了!

耿精忠问:“想必翼王为他们花了不少钱吧?”

“还好了,”冯锡范笑道,“几百万而已……大将军府缺军饷,养着那些俘虏又费粮食,杀了又损阴德,所以就一并交给翼王换钱了。不过您可以放心,翼王宅心仁厚,没让这些被俘之人去开辟生地,只是让他们在早就开辟好的熟地里劳作。”

在热带地区开辟生地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感染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