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朱三演皇上,康熙大喜了(第2/4页)

但他终究不是真天子!

屈大均一个真领议政,跟一个演皇上的“戏子”进什么谏呢?戏子皇上想要荒淫无道,尽管开口提要求,他和其他忠臣不同意不就行了!

老爷子赶紧一脸不好意思地向朱慈炯拱拱手:“皇上,老臣收回刚才所说的。您有什么要求,尽管向我等提出。我等回去好好商量商量……”

“啊,对对,你们好好商量商量,”朱慈炯也是能屈能伸的,连连点头道,“虽然朕是垂拱之君,但朕的体面就是大明的体面,是诸位臣工的体面……朕如果太寒酸了,天下富人哪儿还敢把银子借给朕?”

还别说,在民间吃过苦的皇上就是不一样,还知道要借到大钱就得装富!

李中山笑着答道:“皇上,您还有什么要求可以让翰林院的陈学士拟个谕旨送到尚书省,臣等一定会认真讨论的。

另外,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臣等还会来皇宫之中向陛下请安顺便汇报臣等的合议结果。所以以后除了每年例行的祭祀之外,皇上每个月只需要上两次朝,其余时间尽可以修身养性,悠游玩乐。”

这还真是一份好工作,除了一些祭祀天地山川老祖宗的活动,朱慈炯每个月就上两天班,也不用负什么责任,糊弄一下就行了,剩下的时候随便玩……还有小姐姐陪玩!

而且,这当皇上的收入绝对不低的,哪怕这一次提出的换房和加薪要求没有得到批准,朱慈炯的收入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之前二王三中堂合议大政的时候,就给他定了个一百两的“日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是三万六千五百两!

这可是大明朝的头一份高薪啊!

……

“皇上,皇上,大喜啊!”

山西太原,原大明晋王府,现在的大清皇帝行在当中,忽然响起了久违的报喜之声。

大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这个时候正坐在自己设在太原晋王府之中的南书房里面,和底下的心腹大臣商量讨伐北京摄政王的事儿。

康熙讨伐福全的战争还没开始,就遇到了一大堆的难题。

首先就是被康熙选为“讨福”大据点的大同被福全派出的蒙古骑兵抢先占据,所以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老营摆在了太原。

这个老营在太原还是在大同的区别可大了!

如果康熙进驻大同,那他就可以就近发兵扫荡漠南蒙古,先斩了福全一臂!

可是福全背后有高人……还是个和尚,一准给他支了招,先一步占据大同,断了康熙扫荡漠南蒙古,将漠南诸部引为己用的念头。

其次,康熙通过埋伏在北京的内线得到消息,得知福全已经命令杨起隆设法联络南明的权奸王大头,想引明军为助力,平衡掉站在康熙一边的吴三桂。

第三,之前答应向康熙提供军援的吴三桂,最近好像改主意了,不怎么理睬康熙了,而是和北京方面建立了往来——这似乎也是老和尚的手笔!据传裕王福全已经释放了建宁公主和建宁带在身边的两个幼子,让他们去西安和吴应熊相会了。所以吴三桂就在吴应熊的劝说下,选择了两不相帮。

这下康麻子这边的形势可就危险了!

吴三桂不再支持他康麻子,而王大头很有可能被杨起隆拉到福全一边,到时候康熙就得以一敌二……这皇上恐怕就当到头了。

第四个坏消息,则是福全这个摄政王居然公开替逆臣鳌拜平反叫屈,擅自以摄政王令旨的名义宣布鳌拜早就已经死亡,还恢复了鳌拜生前的一切官爵,并且追赠一等超武公(鳌拜原来就是一等公,现在加了超武),谥号“武穆”!

这可是岳飞的谥号啊!

鳌拜变成了鳌武穆……那康熙算什么?爱新觉罗·构?这可真是欺人太甚。

另外,因为鳌拜一案受牵连的人很多,鳌拜及其党羽当然是伏诛了,但是他们的家眷、奴仆之中有很多人被流放宁古塔了。

现在鳌拜一平反,他的党羽自然也平了反,那些流放宁古塔的人也就能返回北京,这些人无疑都成了福全的死党!

所以这个形势对康熙来说,这形势可谓是岌岌可危!

不过康熙也不是个会轻易放弃的主儿,何况他手头还有七八万精锐,还有一搏的本钱!

所以康熙在进驻太原之后,就立即开始对手头的七八万军队开始整编和训练了。

他的七八万人是由八旗兵、绿营兵和团练兵组成的,成分复杂不说,而且三种兵三个待遇,在大清一统江山的时候没什么……八旗军就是爷!谁敢不服?可是放在如今却不行了。待遇不一,队伍难带,人心容易散乱。

因而康熙就心一横,脚一跺,就在太原再次扩编八旗军。也不管什么绿营、团练了,有一个算一个,统统抬旗,一律算八旗汉军!